闲读《随园诗话》(479)

【原书补遗卷六·二八】

庚戌冬,余有感于相士寿终七六之言,戏作生挽诗,招同人和之。不料壬子春,竟有传余已故者。信至苏州,徐朗斋孝廉邀王西林林远峰诸人,为位以哭,见挽云:“名满人间六十年,忽闻骑鹤上青天。骚坛痛失袁临汝,仙界争迎葛稚川。著作自垂青史后,彭殇早悟黑头先。望风不敢吞声哭,但祝迟郎继后贤。”余读之,笑曰:“昔范蜀公误哭东坡,有泪无诗。今诸君误哭随园,有诗无泪。然而泪尽数行,诗留千古矣。”

庚戌,指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是年袁枚七十六岁。袁枚四十岁左右的时候,相士胡文炳为他占了一卦,说他六十三岁生子,七十六岁寿终。后来袁枚果然是六十三岁生子。欣喜之余,袁枚又禁不住暗自思忖,若胡文炳的话应验的话,七十六岁当是自己的生死大限。一想到这儿,袁枚顿时变得惴惴不安起来。欣喜之余,袁枚又禁不住暗自思忖。若果胡文炳的话应验的话,七十六岁当是自己的生死大限。一想到这,袁枚顿时变得惴惴不安起来。或许正是应了那句“疑心生暗鬼”,到了七十六岁这一年,袁枚的身体果然是大不如前。先是梦见僧道言死,继而又“忽婴腹疾形神枯”,于是袁枚深信自己是死期将至。一想到自己不久就要远离人世,作为诗人的袁枚第一反应是赶紧为自己做歌自挽。袁枚的自挽歌题目很长,叫《腹疾久而不愈,作歌自挽,邀好我者同作焉,不拘体,不限韵》。歌云:“人生如客耳,有来必有去。其来既无端,其去亦无故。但其临去时,各有一条路……逝者如斯夫,水流花不住。但愿着翅飞,岂肯回头顾?伟哉造化炉,洪钧大鼓铸。我学不祥金,跃冶自号呼。作速海风迎,仙龛陪白傅。或游天外天,目睹所未睹。勿再入轮回,依旧诗人作。”袁枚不光自己写自祭文、自挽诗,而且还广泛号召同仁好友给他写挽诗。

生挽诗,在死者活着的时候为其创作的哀悼诗。一般为文人之间的戏作。

壬子,指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徐朗斋,即徐鑅庆,原名嵩,字郎斋。清江苏金匮人,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官湖北蕲州知州。诗雄健,不拘一格。有《玉山阁集》。

王西林,即王汝翰,字西林,江宁诸生。《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六《哭王西林秀才》序云:“西林名汝翰,其父廷泰,余试童子时之案首也。西林才过其父,而溺苦于学,以咯血亡,年才二十六岁。”西林父王廷泰,字梅坡,为袁枚弟子。《随园诗话》卷六:“王梅坡妻张氏,能诗。幼子汝翰,初上学,嫌衣服不华,张训以诗。”清·钱大昕有《王西林秀才丁堰覆舟戏为绝句二首》。

林远峰,不详。袁枚友人,其著《续子不语》卷一载云:“林远峰曰:天后圣母,余二十八世祖姑母也。”

袁临汝,即典故临汝袁郎。《后汉书·袁安传》附《袁闳传》:“少励操行,苦身修节。……卒于土室。”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闳临卒,敕其子曰:‘勿设殡棺,但著裈衫疏布单衣幅巾,亲尸于板床之上,以五百墼为藏。’”东汉袁安位三公,其后人多居高位,唯玄孙袁闳绝世不仕,居贫隐遁,德行高洁。后遂以“临汝袁郎”咏赞高洁隐士之典。唐·刘言史《葛巾歌》:“临汝袁郎得相见,闲云引到东阳县。”

葛稚川,一般指葛洪,(283年—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

彭殇,音péng shāng。释义:彭,彭锵、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夭折,未成年而死。将长寿之人与早夭之事放在一起,表达了一种矛盾的形态,因而根据语境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意思表达。唐·杜牧《不饮赠酒》:“细算人生事,彭殇共一筹。”表达的则是长寿与早夭都是人生之义,在一根算筹之上,无法分开,体现了无可奈何。白居易《赠王山人》:“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表达的是长寿与早夭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最终结果一样,给人以宽慰安抚。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锵夭。”彭锵夭,就是彭殇,但这里则是指长寿。本条诗话中的彭殇亦是指袁枚为长寿之人,但又对其去世有惋惜之意。

迟郎,指袁枚的儿子袁迟。因袁枚六十三岁得子,故名“阿迟”。

范蜀公,指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举进士第一。仁宗时,知谏院,以直言敢谏闻名,生平不信佛事。后为翰林学士,与欧阳修、宋祁共修《新唐书》。在政治上,范镇支持司马光,与王安石不合,劾青苗法扰民,直言变法是残民之术,后谪官致仕。宋哲宗即位,起为端明殿学士,固辞不拜。累封蜀郡公。宋哲宗元祐二年(1088年)卒,年八十一岁。谥忠文,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著有文集及《东斋记事》,凡百馀卷,《宋史本传》及《四库总目》传于世。与苏轼是同乡、好友。

(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读《随园诗话》(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