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

        读新教育、说新教育、做新教育,现在提倡的全是新教育。满脑子也转的都是跟它有关的东西。家校结合,如何将孩子父母卷进教育中。瑞典教育家哈巴特曾经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这句话很有道理,父亲就是培养学生的真正的最基础的力量。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是持久、悠长的。同时,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他的个性,他的认知风格,他的行为习惯都已经初步形成了。南怀瑾先生说:“教育从家教开始,学校不过是帮忙一下。”总而言之,为父母者责任重大。

        现实中有很多的父母将孩子往学校一送,就万事大吉。一切的责任就全推给了老师,忽略了自己的存在。其实,家长和老师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期望值也都是相同的。孩子走在圆梦的路上,我们教师和家长走在陪伴的路上,同时也走在自己的圆梦路上。让每个生命飞扬,是家长老师共同的心愿。那么教育的路上,必然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共同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拥有自由自在的灵魂。在他们迷茫的时候,需要一个精神世界的强者来指引他们;当他们蛮横霸道时,又需要被及时拉回温柔的王国。让孩子在失去理智时,我们做父母的老师的应给他们最温暖,最温柔的呵护。

        不管不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我们都盼着孩子快速的成长。殊不知孩子也有视觉的疲劳。如果你一味地晃动在他们的面前,他慢慢的就会对你漠视甚至反感。如果没有积极正确的导向,孩子在生活中会感到很迷茫。作为教师若只知道一如既往的浇灌,那师者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甚至遭到他们排斥。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我们去改变自己。来让孩子的视野常绿,心情常美。有美充盈着心灵,孩子会不努力,会不热爱生活吗?在求知寻美的历程中,他们得到满足,学会了感恩。世界是美好的,孩子的本真也是美好的。

        完美的教育是家校完美合作的教育。马卡言:“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反过来说,家庭应配合学校,积极实现家校的完美结合。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母爱是不可替代的,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会有孩子的成长。孩子是不会等到我们有了钱才长大。作为父母往往打着给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的大旗为之奋斗云云。殊不知,孩子需要的不只是金钱,更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教育,而是父母自我的教育。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美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父母的沟通的确是一门重要的艺术。以往,与父母的联系最重要的渠道是家访。通过家访,亲自了解、感受家庭氛围,了解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家庭关系,是非常有效的。在有了校信通和微信圈以后,父母与教师的联系就更为便捷了。但是也遇到了更多新的问题。文字与声音的联系,毕竟和面对面的交流不同,甚至在面对面的交流,和在孩子家里的自然环境下的交流也不同。很多时候,沟通不够充分,结果可能会造成误会。所以,新教育实验学校都会建立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委员会和新父母学校,来推动家校共建工作。

        总之,父母是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与父母,应该围绕着孩子搭建起教育共同体。要尽可能的与父母协同合作,把父母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来创作教育中不完美的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