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也是婚姻的一部分。


眼看中秋慢慢近了,作为家里的一份子,也是第一次在婆家过中秋,于是我和先生商量今年中秋的礼品我们来准备不用公公婆婆操心和花钱了。

先生同意了我的想法,这件事我们商量了好一会。主要是送谁和买什么,预算是多少。

逢年过节嘛,给长辈的礼金肯定是要准备的。主要是我们双方父母,先生说公婆不会要我们的钱的,叫我不用做这个预算了。我说“要不要是他们的事情,给不给是我们的态度。”虽然我知道他们不缺这个钱,但是我认为这是我们作为晚辈该有的礼节,该做的还是要做到位。

中秋送礼主要还是月饼、牛奶和水果,加上我们当地的习俗,过节回娘家要有猪肉或一只土鸡。这些每次婆婆都会帮我准备的,因为她知道哪里买的猪肉最新鲜,家里养的鸡她也会给我准备好。所以给点过节费婆婆,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大姑姐在家里教书,时不时回家照顾老人,所以也要给她准备一份礼物。还有下周一她的女儿开学了,我提醒先生记得要把升学礼金给到孩子,别等到中秋再给。大姑姐经常给我们宝宝买衣服,中秋我记得给甥女买些她喜欢的零食。

我们提前和婆婆打招呼了,要不她会早早就开始准备了。婆婆也赞同我们的做法,倒是公公说不让我们花钱,要给我们钱,我们只接拒绝了。婆婆还提醒我要给娘家准备双份,说孩子多,多送一份比较合适。我本来也是多准备了一些的,就是害怕因为选择少孩子之间会闹不愉快。

另外预备了2份,节日朋友约或者突然有别的亲戚来访也不至于什么都没有送人。

没结婚前我从来不考虑这些人情世故,都是直接塞钱了事。结了婚要考量的事情就多了,害怕自己厚此薄彼影考虑不周。每次回妈妈家婆婆总会嘱咐我“出嫁了不能空手进门,哪怕是记得买点菜和水果。”

原来天下的妈妈都一样。以前去同学或朋友家做客的时候我妈也经常教我,“去别人家做客,不能空手去多少得带点东西。哪怕别人说什么都不用带,但是该有的礼节还必须有。再有就是,'进庙拜神,进门问人’。”婚前不喜欢走亲戚,结婚了身份变了亲戚也多了。有时候不得不在场面上维持一定的微笑和礼貌,这或许就是大人与孩子的区别吧。

成家了,更要懂得人情世故。朋友说结婚后她一直生活在工作的城市,很少回老家这些她都不懂也不想操心,反正有老人。其实不管在哪里都会有人情世故的,只要还是看你平时怎么去与人交往罢了。

从侧面也反映出为什么大人都不喜欢过节,花钱多是一个原因吧。算了一下,八月中秋,十月随礼,十一月买冬装,十二月准备过年,这么算下来好像也存不下什么钱了。自己结婚了也终于明白了妈妈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懂人情世故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情世故也是婚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