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3】买书·读书·拆书的那点事儿

【100天崔律阅读营·Day13-2.4日志】
这是2019年5月5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2.4周末加餐课:
聊聊买书·读书·拆书的那点事儿” 的学习日志。
作业片段:时间记录与事件

P87
我们的记忆是靠什么?靠事件。我们的生活是拿事件来做标志的。它们仿佛是路标,路标之间却是一片空白……比方说,自从我写柳比歇夫的小说以来,最近这几个月的时光都跑到哪儿去了?伏案写作的时间本身并不多,这些日子都干什么了?我可是干事儿来着,一直忙得很,究竟忙些什么,却记不起来。是瞎忙还是忙的正事——这90天该怎么总结呢?光这几个月倒也罢了……以往,年轻的时候,每逢过年,我总是猛然想起,一年又过去了,我决心要做的,并且也向别人保证了的,又没有做成——一部小说没有写完,诺沃戈罗奇纳没有去成,有些信没有回复,同谁没有见成面,又是什么没有做……拖啊拖,结果是拖无可拖了。
如今我尽量不去回顾。随遇而安吧,干了就算了。债务太多了。
当然,我也不愿意承认我是破产了。最好不去想它。最聪明的办法是对自己的生活别去思考。

1.我的阅读理解:
1)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有了记忆,就有了过去,过去是由一个个事件串联起来的,而不再是一片空白,根据过去的经验又想象推测出未来。
2)时间记录结合事件就像是一条流水线,流过一个个的事件,组成了人生。
3)期待完成的事,没有完成,开始有了拖延,积攒越来越多,最后就是一种爆发,干脆不去做了,反正也是做不完的事情。一般公司的破产是金钱入不敷出,难以应对债务了,只好破产。而这里的破产是个人时间上的破产,太多的事情堆积,时间总是不够用,只好破产,随便怎么样了。
4)思考+行动:一年时间是很快的,当我走过2019,如果让我回忆,我希望有那些事件呢?大脑的记忆是有限的,我连最近3天发生的事情都记不好,时间再久一点的就更不用说了,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点仪式感,发个朋友圈啦,写段文字啦,多多的记录下来,到年底就不再只是一片空白了。
2.我的课后实践:
2.1买书·读书·拆书加餐课收获:
1)纸质书vs电子书是之前精时力课程讲过的,纸质书能锻炼逻辑里、提升专注力,看的时候是立体的,能够前后关联或与同类型书籍比较。确实在看电子书的时候当时感受很多,转眼忘的也很快。读纸质书更有仪式感,爱上读书。
2)崔律加入拆书帮的经历,由一篇微信文章——一本整理术书籍——一箱整理术书籍——(整理术与笔记术不分家)于是有了一箱笔记术书籍——发现不会阅读,有了一箱阅读术——发现《这样读书就够了》,找到分舵参加活动。
看到了一种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而且崔律的整体、系统性好强啊,舍得在书籍上投资,像我之前也自认为是爱读书的人,买的书是不多的,到拆书帮之后就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厉害的人和书。
3)买来的书像金字塔结构,底层是滥书、中间是一般的书、最上层是好书。当我买到滥书时总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可是正是有滥书才凸显出了好书,而且也有可能是当下的自己并没有读懂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才以为是滥书。各种类型的书都有是很正常的,就像人生也是有苦有甜,有忧愁快乐的,都不是单一的。
4)《王者速读法》,把自己当作是国王,书籍是我们的仆人,想看时就拿出来看。最近在分舵要把图书流转起来,于是看了自己目前所有的书,好多都是书比脸干净,里面的内容更是不记得了。
5)崔律读书的方法一:读序言/前言,尤其是作者自序;二:一本书并不需要一次性从头到尾全部读完。这两点都不是我第一次听到,却没有实践过,好像还是不太喜欢这种方式,倒是可以试一试,如果真的不适合自己了再找其他解决办法。
6)适合拆书家和个人的选书方法:日本作者写书比较细致,在自己阅读水平不是那么高时,多尝试日本作者的书;当有了一定的能力,再去读欧美作者的书。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4.任何想说的话:
刻意练习很重要,过了一个五一,阅读理解的部分不知道要写啥了(捂脸)。。。
5.【学霸题】分享我的买书·读书·拆书小妙招:
拆书基本是致用类居多,所以有需要致用类书籍时,就去官网的图书那里搜索,会发现各种有趣的书籍。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13】买书·读书·拆书的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