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包某事件在各种自媒体之间很火,相关文章层出不穷。
浏览了几篇文章后,我发现:除了事件细节描述详略不同,这些文章得出的结论大同小异。
多数文章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声讨包的男友牟,对被其虐待致死的包表达同情。
牟的罪行不容置疑,在和女友包相恋的几年间,他采用各种方式诋毁侮辱女友包,并变态地诱导她割腕、喝药,最终导致包精神崩溃自杀离世。
包某事件早在几年前我就关注过,当时便为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所震惊,到现在嫌疑人牟被法律正式认定为虐待罪,这件事又一次被翻出来。
据说包母亲对三年的判决表示不服,还要继续上诉。一条活生生的年轻生命怎么就换来凶手三年多的监禁?不能不令人愤慨。
但是从掌握证据来看,三年监禁都用了这么久才定性,想要更重的判决恐怕很难。
如果牟直接用凶器杀死包,毋庸置疑将会得到比三年更重的惩罚。
问题麻烦就在于:牟不是一次也没有用凶器直接杀死包,而是用了精神虐待这把无形的“软刀子”,以恋人的名义、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一点一点摧毁了包的精神,包最后死于自杀。这就是取证很难、定性也很难的原因。
虽然法律不能惩罚恶人,但人心自有公断,牟的罪行我们心知肚明,这样杀人不见血的人会被周围人所唾弃。
可是,包毕竟死了,年轻的生命无法再重来。与其为逝者悲伤难过,不如冷静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导致了包的悲剧?
牟是首当其冲的杀人凶手,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该怎样才能躲开牟这样的恶人,避免出现更多包某?
理性看待整件事,其中有几处疑点不能不让人注意。
首先,包与牟只是情侣关系,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更没有孩子和财产纠葛。
其次,牟并没有控制包的人身自由,其间包曾多次离开牟回家或找女友倾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包和牟不是夫妻,又没有被牟控制自有,她就是自由人,她就完全可以随时离开牟,为什么她不选择彻底离开这个人渣反而选择了自杀?
从包背景来看,出生于优渥家庭,就读的是中国顶尖学府,智商完全没有问题,何以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
整件事看起来就是一个以爱之名的犯罪。牟披着恋人的名义,用爱情做掩护杀死了一个“傻白甜”女孩。
除了严惩凶手,我们更需要反思女孩的成长教育,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反观现实,像包这样的女孩很多。这样的女孩被家人保护得很好,单纯善良,不谙人事。她不懂人性的黑暗,把爱看得大过天,遇到一个爱自己的人就以为遇到了真爱,对他的人品不加分析就全盘接受他的洗脑,直到被彻底摧毁。
其实,包有很多次逃离的机会。只要她坚决分手,远离人渣,就能走出阴影,摆脱牟的精神控制。可是,不得不说她还是有些软弱,被牟拿捏得死死。也许她想过离开,可是一想到牟对她的威胁恐吓,就乖乖回来了。
其实,恐吓人的人都是纸老虎,表面强硬内心虚弱,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病态扭曲的。正常的恋爱关系绝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有这样心理的人本身就在黑暗中,可是他们不自救还要害人。
所有的黑暗都害怕光明,就像鬼魅魍魉最害怕阳光,如果包奋力反击逃脱牟也没有办法。可惜,包始终没有强大起来,任由牟摆布控制,最终被黑暗所淹没。
人生中总有一段黑暗的隧道需要独自穿行,这段隧道可能是事业,可能是爱情。有亲人朋友帮忙固然很好,可是有时候所有人都帮不了我们。那么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自己来拯救自己,在困境中不断成长积蓄力量,走出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简爱,就是一个凭着清醒意识独立意志完成自我救赎的典范,爱情,恰恰不是拯救简爱的力量,而是她强大起来的证明:只有一个独立的人才配拥有真爱。
靠乞求被爱、出卖尊严换来的只能是侮辱,绝不是爱情。但这些,一个没有独立意志的人不会懂得。
包某事件让人感到痛惜的同时,也为家有女孩的父母敲响了警钟:爱孩子,不仅要给予她足够的保护,更要教会她如何搏击风浪成为生活的强者。关键时候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202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