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玄学之SCI给了大修,还会拒稿吗?

完成一篇论文,姑且不说在实验阶段付出的努力,单单就是整理数据、构思结构、撰写英文论文、修改格式、选刊、投稿就足够让小伙伴们脱一层皮了。尤其是第一次投稿的同学,好不容易把稿件投出去,等待审稿就要好几个月,其中的煎熬真的是无法言表。

终于等来了审稿结果,编辑竟给了“major revision”,也就是大修!再看看审稿人不留情面的审稿意见,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这么严厉是不是没戏了?要不要重新投别的期刊,这么长时间的等待是不是都浪费了?

其实,大家完全不必灰心丧气,这并不是说明你的论文没戏了!

第一轮评审拿到了大修,major revision其实代表了编辑对你的科研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认可。你的文章也大体符合期刊的范围和要求。

一般投稿后会有六种结果,分别是Desk reject(直接拒稿)、审稿后拒稿、Resubmit(修改后重新提交)、 大修、 小修和直接接受。很多新手可能误认为给了大修(Major Revision),发表几率不高,甚至以为大修是拒稿,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看看SCI官方给出的初审全部审稿结果,主要有以下四种:

1Accept直接录用

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几乎不会出现。

2Minor Revision小修

相当于录用(但不保证100%),拿到小修就说明你得到了初审阶段审稿人对论文的极高认可。经过一些微调,比如,删节,扩充,调整结构,论证一些模糊的观点等等,论文基本都能发表。

3Major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术快讯,人工智能,数据库,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