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是一味努力,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这是沁听Live的【030】篇文章。

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我先来说两个小事:

第一件事是关于跑步,之前我要求自己每天跑步1小时,靠意志力,我坚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最后还是中断了。

最近我调整了跑步的时间,改为每次30分钟,最好不要少于一周4次。

调整以后发现,我可以不用太靠意志力去做这件事,而且会主动去想办法坚持,并且跑完之后会很放松,不像之前那样连续跑一个小时会很累、很难受。

我真的能感受到到现在这种“主动做”和“原先那种靠意志力去做”完全不一样。

第二件事是学英语。原来学习1个小时我会烦躁,但改为每天学习30分钟,时间一到就不学了。这样,我反而可以坚持得更久,可以每天学,不厌倦。

总结了一下,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以前一直以为多花时间才能学好、才能达到效果,其实那是急于求成、快速见效,这样反而不容易坚持。

现在降低了难度和标准,自己的行动力反而能持续增强,虽然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可能会变长,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坚持可以产生复利效应,总比半途坚持不下去放弃的好。


这两个事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主动降低学习的强度和难度,使自己处在最佳承受范围,既保留了学习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学习的挑战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做法是反直觉的。

因为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通常要告诉自己要很努力、很拼,设定一个高标准,还会经常给自己打鸡血,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通过这几件事的反思,我终于理解了当年高中时的一些学习是无效的了,也理解了为什么当时我总是做了学习计划却总是无法完成,看似很努力但是成绩很一般。

如果当时我知道这个认知底层逻辑,或许我会找到更适合我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浪费很多时间在焦虑上。

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里,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一开始处在困难区,我们想快速看到改变,制定了远超自身水平的学习、训练计划,结果应体验太痛苦而中途放弃,这是我们常见的激励模式。

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的,总想同时实现太多、太大的目标,还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于是不自觉把自己推到了困难区。兴冲冲地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上几天,然后很快就没劲了,做事情半途而废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很多领域也会遵循这个规律。

比如健身,我们每次推举受力的时候其实都是肌肉撕裂的过程,这种轻微的撕裂会让人产生酸痛感但不会造成伤害,经过休息和营养补充,肌肉就会开始修复,修复过后就会变得更强壮,所以每次教练就会让我们再坚持一下,做到力竭,就是在逼迫我们走出肌肉的舒适区到拉伸区。

比如阅读,很多人喜欢向能人索要书单,认为能人们推荐的书肯定很好。他们按照书单兴冲冲地买一堆回家,读的时候发现那些书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好。

很多书晦涩、难懂,根本读不下去,没过几天,兴趣就消失了。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同样一本书,能人们读起来可能刚好在拉伸区,但我们读起来则在困难区。

所以,这个时候,不妨先把这本书放一放,去看那些自己感兴趣、又刚好能读懂的书,让兴趣、难度、需求同时匹配到舒适区边缘,这样的书肯定会让你读得津津有味。

比如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想要奋起直追,想到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努力比拼,于是他们也和成就好的同学一样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结果人家学得很轻松,自己学得很痛苦,反而忽略了基础,差距越拉越大。

因为学习同样的内容,成绩好的同学刚好在拉伸区,但自己可能在困难区。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沉住气,主动降低学习的难度。

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梳理哪些内容处在自己的拉伸区,去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

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学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肯定:速成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圈只能一点一点地扩大,所以只要我们遵循规律。

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长也不只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只要不断在舒适区的边缘拓展自己,同时愿意和时间做朋友,那我们注定可以持续成长、重塑自己。

-The End-

沁听Live,30+职场女青年。

每天坚持写作2000字,用行动抗拒焦虑。

30+职场女青年、自媒体人、一个可爱宝宝的辣妈等多重身份,面临工作、生活和个人成长多重压力,唯有行动能解决任何问题。

谢谢你关注我,成为我的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不是一味努力,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