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为外物所易才能外物不能易

      孔子说:仁乃不为外物所易,内心有自己的天命和理想,即可久处约,长处乐。即培养自己稳定️高自尊就可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是的,是这个理,然而身为凡人,很难不受外在的流言蜚语,物质条件所干扰。也或许我境界不够高。

      有问题的存在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自然人与人有矛盾,有冲突问题的存在亦是。原始人通过打或逃来解决,而深处于21世纪的文明世界的我们用打或逃的形式只会让我们显得蛮不讲理或懦弱无为,所幸我们拥有可以思考可以分析可以探究问题的大脑。然而又有多少人在发生问题时还是大发雷霆或消极逃避?忽视了可以帮忙我们真正去面对,去解决问题的工具——大脑。

      一直以来我自认为是一个慢半拍的人并深陷于此不能自拔,淡淡忧伤于此。然而现在的我居然还挺喜欢自己的慢半拍。

      学舞蹈总是很难记住动作,特别是与老师一起共舞,慢半拍就显得尤为严重,以前无知的我会选择逃避,不再敢和老师共舞,现在我知道了,我慢半拍是由于大脑统筹数据信息的过程比较慢,所幸我愿意给大脑一些时间整理数据,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反复的去记忆,慢慢的便减少了自己慢半拍的的感觉,且越发自信。所以所有问题的产生其实源于自己不够强大,事件与事件之间具有延展性,关联性,这使我面对问题我不再做消极抱怨式逃避,而是思考如何应对问题出现,尽管当下总会伴随愤怒,恐惧,沮丧的消极情绪。

      慢半拍还让我具有一个特点,不会“吵架”,其实带有愤怒情绪的吵架,势必让我们无法理智使用大脑,脱口而出些伤人不负责任的话语。以前总烦扰于不会争吵而不能自拔,现在突然有种如释重负之感,原来慢半拍让我有停下来思考的空间。确实想得越多,内心越明白了,慢慢的理解了别人,理解了自己,选择了第三种方式愉快的与人和事和谐相处。

      对于外在的流言蜚语,想得越多也就越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是什么,顿时感恩自己拥有一颗敏感心,孔子说仁乃不被外物所易,但我想我们得先被外物所易。我们只有先被外在人事物干扰到,我们有了对比,有了伤害,我们才可以去思考我们内心所追求的目标,所尊崇的方向,犹如人生灯塔。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意思是说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认识。因此,面对问题时,我们要尊重别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也尊重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为外物所易才能外物不能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