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与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往焉,万物育焉。想要理解陆澄问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未发之中”是什么。当我们的喜怒哀乐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就称之为中;已经显现出来而又都符合节度,就称之为和。

    所以,当陆澄问:“宁静存心的时候,可不可以成为‘未发之中’?”阳明先生告诉他:“如今的人存心养性,只是安定气得。当他宁静的时候,也只是他的‘气’宁静,还不可以称之为‘未发之中’。”但是陆澄还是有不理解,问到:“即使还不能便说是中,不也已经是求中的功夫?”阳明先生说:“只有去人欲,存天理,才是功夫。宁静的时候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活动的时候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不管是宁静还是不宁静。如果只依靠那宁静,不单渐渐地会有喜欢宁静厌恶活动的弊病,中间的许多病痛也只是潜伏着,终究不能根除,遇到事情时依旧会滋长。如果以遵循天理为主,何曾会不宁静?如果以宁静为主,则未必能遵循天理。”我们要注重的不仅是求‘内’,反而求‘内’的过程更重要。这也是大多数人所忽视掉的。

    陆澄又问:“知识没有长进怎么办?”阳明先生说:“为学必须有个本原,必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地充实自己、循序前进,犹如水要先注满低洼之处而后继续向前流淌一样。仙家所说的婴儿,也是很好的比喻。婴儿在其母亲腹中的时候,只是一团纯气,有什么知识?出得母胎之后才开始会啼哭,不久而后会欢笑,又不久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又不久而后能站立能行走、能持物能负重,最后则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做的。这都是由于精气一天天充足,而筋力一天天强健、聪明一天天开发,不是出胎之日便能讲求推寻得来的。所以必须有个本原。圣人能达到'位天地、育万物’的境界,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面涵养得来。后世儒者不明白格物的学说,见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便希望在初下手的时候就将所有的知识都讲求得很完备,哪有这样的道理?”又说:“立志用功,犹如种树一样。当它刚生根发芽时,还没有树干;等到它有了树干,还没有枝杈;有了枝杈而后有树叶,有了树叶而后有花朵果实。你初种根苗的时候,只管栽培灌溉,不要作有枝杈的想法,不要作有树叶的想法,不要作有花朵的想法,不要作有果实的想法。空想有什么益处?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功夫,还怕它没有枝杈树叶、花朵果实?”

    不要想着还没学几天就要看见成果,这是不可能的。当你不在意结果,而注重过程的时候,内心就自然觉醒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