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在温文尔雅的汴京,在这个优雅的环境,他受着耳濡目染的熏陶。京都的繁华景象,曾让她诗兴大发,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瞬间让她红遍大江南北。甚至受到了“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的赞美。
那年夏天,李清照还在自家庭院的秋千上嬉戏欢笑的时候,突然闯入的赵明诚,让情窦初开的李清照娇羞一笑便躲在了暗处。正是这相视一笑,让李清照对爱情有了幻想,也让赵明诚有了非她不娶的决心。
如果没有意外,我愿意陪你到老
可是双方的家长却因为政治问题,始终不同意他们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后来经历了千百次的磨合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18岁的李清照,与24岁的赵明诚就这样在汴京结婚了。李清照在《金石录后续》中写道:“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从那时起,李清照的生活处处都因为赵明诚的陪伴而发生了改变,包括她词中的素材。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看着卖花担子上含苞待放的花朵,不禁心生爱意,就买下了一朵。晨夕的露珠在花朵最鲜艳的花瓣上留下的痕迹,让这朵鲜花显得更加的楚楚动人。因此又怕丈夫看见之后产生猜疑,万一他觉得我的容颜不及这朵娇羞的花朵该怎么办。不如把这朵花儿插在鬓间,让花与我的脸庞结合在一起,让他看看,到底哪一个更美丽。
这对刚结婚的小夫妻,生活里处处是甜蜜。李清照心中更是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和热爱。
形影不离的小夫妻有着共同的爱好:诗词歌赋,金石字画,赌书泼茶。虽然他们都出身名门望族,但是他们过得并不富裕。生活拮据的两个人哪怕吃不饱穿不暖,都甘愿拿出家里所剩无几的银子,去购买金石字画。每次赵明诚回家的时候都会卖掉一点行李,换一点古董、古书拿回家与自己相爱相知的妻子研究探讨。
可是好景不长,甜蜜的日子还没有过够,他们就迎来了生活的迎头痛击。李清照被划入了“元佑党”的名单,也就是说作为“反动派”的家属李清照,将会被谴回原籍。一向性格刚强的李清照当然不会为因为这点小事就埋头痛哭。但是最要命的是,她离开了汴京,也就离开了一心相爱的丈夫,赵明诚。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临
此次一别,李清照除了对党派之间竞争的怨恨,更多的是对丈夫的不舍,回到原籍的李清照整日寝食难安,“人比黄花瘦”的她在这一时期写了无数愁思的词,如这首《一剪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不知道他对丈夫的感情有多深,我只知道她思念丈夫已经到了幻想鸿雁传信的境界。他时常看着天空飞过的鸿雁,盼望着能有一只带来丈夫的消息。可是直到月光洒下来,他才劝说自己“不要思念,思念也没有用”。话虽在理,可是怎能不思念?紧皱眉头刚刚舒缓了些许,内心又泛起了一丝急促的涟漪。
盼望着盼望着,他终于有了返回汴京的机会,为此李清照又对生活有了极大的向往,他走在前往汴京的路上,终于安耐不住激动地情绪写下这首《小重山》: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看似在写莺飞草长,春光美景,实则在她内心里洋溢着的,全是她将见丈夫时的喜悦。两三年的来来往往,奔走忙碌,都快让她忘记该怎么享受生活。这次回来恰逢新春,也该借着春风美景,和丈夫好好叙叙旧了。
一段简单的嘘寒问暖之后,他们又回归了赌书泼茶,相谈甚欢的乐趣。尽管生活总是坎坷无奈,他们总是不离不弃。
心远了,就真的远了
终于,赵明诚在一次赴官的时候离开了李清照。这一次让李清照瞬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丈夫冷落,但是内心却又有着无比的思念和不舍,五味杂陈的滋味一直在李清照心头荡漾,神色慌张的她写下了这首《点绛唇》: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明明是春天,她却总是感到悲伤,小雨淅淅,芳草萋萋,在这一刻似乎都在故意拉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尽管春色满园,他也无心欣赏。她能感受到的只有春天即将离去,心里的人也跟着渐行渐远,春天还会回来,可是人却又像前面的路,一直延伸到了天边。
不管人走多远,她总能有一个念想,一旦心远了,就真的远了。
她不甘心,每次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极力劝说自己是自己想多了,与其胡思乱想,不如去见见赵明诚。结果他就真的踏上了寻夫之路,显然她日思夜想的终点,还是配不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愁绪万千的她在驿馆写下了这首《蝶恋花》: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当李清照确信自己被相爱多年的丈夫冷落的时候,她的心都死了。无数遍的哭泣,显然是此刻的她后悔了这次艰难的行程。此刻心乱如麻的她,只能借酒消愁。她万万没想到,人情竟然可以如此冷淡。无奈、伤心和仅存的一丝不甘,让他在另一首《感怀》中抒发了出来:“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他可以在构思的时候闭门谢客,哪怕是自己相爱的妻子也不例外,其实我也不差,起码我还有两个好朋友可以陪我,一个子虚,一个乌有。好一个“子虚乌有”,不过是一个人抗下了所有罢了。
我有多恨你,就有多爱你
康靖二年的一场变故,再一次让李清照对丈夫“刮目相看”,弃城而逃的赵明诚在李清照眼里是那么的可恨,可悲。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时的李清照再也不是那个丈夫面前柔弱娇羞的妻子了,反而更像是一个正气凛然的战士。他对国家安危的牵挂,实在让她憋不住心头的这口恶气,她痛斥丈夫的所作所为,比起蔑视,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说恨,李清照对赵明诚恨之入骨;说爱,李清照又对丈夫爱之深切。这种难以割舍的情绪,折磨的李清照痛不欲生。建炎二年,四十六岁的李清照还是迎来了自己与丈夫的生离死别,安葬完丈夫的李清照瞬间大病不起,犹如一个没有了灵魂的僵尸一样浑浑噩噩,几个月后他写了《菩萨蛮》来怀念自己的丈夫。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从丈夫离开的那一天起,一切的一切都变了模样,当年幻想着送信的鸿雁,这时也发出了让人断肠的惨叫。纷纷扬扬的雪花,缓缓升起的青烟,精致的凤钗都褪去了颜色。甚至是当年最喜爱的初开的梅花,都变得惧怕起了残存的寒风。
李清照写了一生的词,半生写给了赵明诚,她把丈夫写活了,自己的灵魂却随着丈夫一并流浪在了远方。尽管赵明诚对他一再冷落,可是当她听到赵明诚病危的时候,还是义无反顾的奔向了他。爱情很美好,可是换来的却是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