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月光曲》
我们平常在上课的时候,都会运用音乐这个有效手段去渲染自己的课堂,达到感情的升华。美妙的音乐确实很有魔力。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他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
因此,在进入新课时,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及情感相同或相近的音乐来烘托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
于老师这节课两次巧妙地运用了《月光曲》,既与文章的内容相关联,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情境。
第一次:上课铃声落,师生问好之后,片刻,教室里响起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于老师就在这优美的《月光曲》中介绍作者,立刻使学生入情入境。这一处音乐的运用,既使学生感受了月光曲的美妙,又很快地把学生带入课堂,带入了文本,为整节课学生的学习,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次:于老师在带领孩子们理解了“陶醉”一词后,让学生静静地再听《月光曲》,去体会兄妹俩在听到这首曲子时的震撼和美妙的感受。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时此刻,要求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感情投入就有了基础,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陶醉就十分自然了。
于老师精心的设计,巧妙地运用《月光曲》,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在愉悦的情境中得到升华。让学生在愉悦中领悟,在享受中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极致。
字词的教学
于老师总是能巧妙地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小中见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师:从“断断续续”这个词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生:因为离得远,有时听得见,有时听不见。
师:是这样吗?再读读,再想想。
生:从这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琴弹得不熟练。因为下面说了,姑娘“总是记不住怎么弹”。
师:这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值得学习,它不是孤立地理解词语,而是从全篇考虑,联系上下文理解。
(于老师的课堂上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于老师没有进行过多的引导,更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鼓励孩子再读读,再想想,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理解便有了深度和宽度,同时,于老师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日积月累就会转化为自学能力,这也是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师:“幽静”的意思大家知道吗?谁能把这个词的意思通过朗读告诉大家?请注意两个“小”字――小镇,小路;那天晚上还有月光;远处,还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在情境中感悟词语,印象肯定更为深刻。)
师:你从“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看出了什么?
生:从这句话我看出这位姑娘很懂事。
师:是的,她很懂事。“懂”什么“事”他是随便说说吗?
生:不是的,她很想去听音乐会。
师:应该说,她很想去参加音乐会。很想去,但是又说是“随便说说”,什么意思?
生:她怕哥哥难过,安慰哥哥。
(于老师这一环节的设计,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抓住一个“随便说说”,让我们体会到了姑娘的懂事,体会到了兄妹之间的手足情谊,同时让孩子们抓住了文章中的情感这条线。读书就应该这样,通过字词句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从“苏醒”这个词,你能看出“陶醉”是什么意思吗?
生:听入迷了,什么都忘了,连贝多芬走了都不知道。
(借助词语理解词语,于老师这一问题的设计真是巧妙,可见于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这也正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学习,需要努力的方向。)
整节课中,于老师都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读书习惯,于老师不断提醒学生“读书要仔细,字字入目”,如:当学生读到“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时,于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这两句话中的“座”和“坐”字,于老师强调,前面的是座位的座,是表示名称的词;后面是坐下的坐,表示动作的。我相信这两个字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们语文老师,我们总是给学生强调,学生总是不断地出错,有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一直错到小学毕业,我们要做的就是像于老师这样,让学生读书时读得仔细,字字入目,让学生和这些易错的字,经常见面,长期训练,坚持不懈,这些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写作提升
首先于老师出示例句,让学生学习联想这一写作方法,以及联想在本文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在这里把月光比成了银纱,这是由月光引起的联想。慢慢升起的月亮、月光下波涛起伏的大海又是由《月光曲》引起的。于老师又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让学生发现,删除联想的内容,这段文字就失去了99%的美。通过对比,于老师让学生明白了,写文章的时候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的很具体,又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在读懂了课文之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小学语文课文就是一个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会作者写作方法,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在作文课上,而应该是在每一节语文课上。
于老师的课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1.于老师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记住“情节”、“细节”,即要求学生在头脑留下印象。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多留下一些具体生动的形象,比留下抽象的概念,更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向于老师学习,给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小孩子的思维是最富有跳跃性和创造性的,我们在教学中,不要浅尝辄止,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反复体味,去感悟。他们获得的阅读体验将更加意味隽永。
1.抓训练点
于老师抓住《月光曲》这一课中联想的部分,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联想的作用。
2.重设计
老师的设计,层层递进,步步攀升。
3.训练有法、有序、有效
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细致研读于老师《月光曲》教学实录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于老师的课堂就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地方。
在这节课中,于老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概括能力、复述能力、倾听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写作能力、书写能力……使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