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十二集的记录片《了不起的妈妈》,里面有十二个不同性格的妈妈和孩子。今天,我就挑两个给我印象最深的妈妈和孩子来写一写吧!
1.事业型的学霸妈妈和他的“学渣”儿子
45岁的李琦是包头人,她是通过考学来北京的。2005年的时候,她曾经和李开复坐同一趟飞机回国创业,现在是“谷歌项目经理”。寥寥几笔,便能看出李琦是一个多么优秀的职业女性。
李琦的丈夫也是一名在央企工作的设计师,他同样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用李琦的话来说,他先生是一路保送到大学的。
在这么优良的基因下,他们的大儿子小帅则显得逊色多了。十二岁的小帅在海淀区读小学,他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下水平。
用李琦的话来说,一个班40多个人,班上能稳定地比他成绩差的只有不到五个,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真不咋样。送去辅导班,希望在“小升初”的时候,能够冲刺一下“人大附中”,结果发现不要说前10%,他甚至连50%都够不到。
焦虑过后,便是认清现实。
小帅虽然成绩不算优秀,但他的表达沟通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而且从小就有着一种“延迟满足”的精神。他去参加活动,带着满满一箱的食物,当其他的同学吃零食的时候,他就能看着别人吃,而不动自己的食物。当同学吃完以后,他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食物卖给别人。这样两百来块买的零食,被他这么一倒手,赚了六百多块,然后他再拿着这笔巨款去买他想吃的东西。
当李琦说到这个事情的时候,觉得特别好笑,还说小帅特别会攒电脑,身边不少朋友都来询问过他怎么弄,他第一句就是:“你的预算是多少?”还成功地帮李琦身边的朋友买到了电脑。
小帅其实挺优秀的,只是北京海淀区的学霸太多了,他的光芒被遮住了。
正如李琦说的,后来那些成事的人,还是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延迟满足的精神。
2.全职妈妈和她的音乐梦想
雯雯妈妈是一个上海的全职妈妈,她的老公开着一家广告公司,条件算是比较优越的。她22岁认识老公,23岁结婚,24岁就生下了雯雯。现在她33岁,雯雯9岁。
雯雯妈妈希望雯雯能考上“上音附中”的小提琴班,这个班对上海只招7名学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每天开车送雯雯去找老师一对一的辅导,一个小时的学习费用就高达四位数。这么一坚持就是五年。
虽然她自己不会拉小提琴,可她会听音。从老师家里回来,她便让雯雯在家里练习,她则在一旁听。一旦发现哪个音符不准,她手里的那根教鞭就打了上去。
雯雯说,这是妈妈的第25根教鞭,她已经打断了24根教鞭了。
每次拉得不好就要被骂,骂了就哭,哭了还是得继续。这样的日子,不光亲子关系不好,连夫妻关系也一样受影响,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吵到要离婚。
雯雯爸说,实在不行就放弃算了,我们家也没有一个是搞音乐的。
可雯雯妈就是对音乐学院有一个执念,最后一个学期,为了冲刺“上音附中”,她让雯雯请假回家。每天练八九个小时的琴,晚上还有要做作业。
最后,雯雯成功地考进了“上音附中”。
雯雯爸说,总觉得她是想通过雯雯,去证明给别人看一些什么。
雯雯妈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全职妈妈一样,生活的重心都是围绕着孩子在转。如果孩子不听话或者不顺从,她就忍不住情绪失控,脾气暴躁。
记录片里九岁的雯雯曾说,她以后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孩子。可能在雯雯的心里,妈妈这样逼她,给她造成过伤害。但考上理想学校的喜悦,已经冲散了之前的不愉快,一家人坐在一起给雯雯过生日的场景,不正是一个美好家庭的写照吗?
3.与孩子的相处是一场修行
《致孩子》——纪伯伦【黎巴嫩】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
他们陪伴你,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爱,却不能给予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在梦境中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倒退,也不可能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你的孩子是弦上即将发出的生命箭矢。
弓箭手遥望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箭射得又快又远。
你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每一代亲子关系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或许,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风,而是更多地尊重作为每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孩子,他(她)的成长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