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新功能:对方已拒绝你的语音消息

你有“微信语音恐惧症”吗?

具体症状表现为收到30秒的语音就焦虑,收到60秒的语音身心皆崩溃。

我不止一次听到我身边朋友吐槽过,她们一旦看到手机屏幕上长度参差不齐的语音红点,不管心情有多好,一秒就会变焦躁。

它不讲道理强硬地打断你手中的一切事情,必须靠近听筒一条一条的听下去。

有时候因为听不清语音里的一两个字,很可能就得把那几十秒反复听几遍,而且不能快进不能略过,非常让人抓狂。

如果碰到开会或是在嘈杂的场景下,看到满屏的语音信息,分分钟想把对方拉黑。

前两天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一个好久没联系的朋友连续给我发了八条语音。

我因为太忙没顾得上听,就一直没回,对方又连续发了好几条,最后打字问:你怎么不回微信呢?

我和他说我在外面忙,不方便听语音,有事打字吧。

没过多久,对方回过来一句话:我失恋了,问你有没有时间出来一起喝一杯?

当时我就有点上头,明明几句话或者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事情,偏偏要发一堆没什么意义的语音,到底是为了省事还是为了给别人找事啊?

01

前两天,频繁在微博热搜上看到关于微信语音的话题,甚至有网友提议:微信发送时长三十秒以上语音用户需上传本人手持普通话一甲级证书照片。

这个话题在微博阅读3.5亿,讨论3万多。

大多网友一提起聊天发语音用到的词不是焦虑就是窒息。

甚至有的网友面对对方发来的长段语音压根不听,用常用的话术随便敷衍两句就完事了。

说真的,我挺理解这种做法的。

喜欢发语音的人摁一下键、嘴皮子一动自己爽了。

他们从来没设身处地的想过对方是否方便听语音,没想过接收语音的人要浪费多长时间、做多少心理建设才能一条一条的听完。

而且如果是工作相关的微信,对方可能要反复听上4、5遍才能保证信息准确无误。

最可怕的是听到一半,不小心碰了一下,就要从头开始,绝望到想打人。

有些事情明明能打字交流,大家更快的接受讯息理解讯息。

但爱发语音的人偏偏为了图省事图方便,忽视别人的感受,给别人添麻烦,这种行为真的是很自私又不尊重人的表现。

02

笑笑就跟我吐槽:自从换了一个爱发微信语音的领导,她整个人就像神经分裂了一样。

笑笑的领导是一个特别爱发语音的人,美名其曰发语音能让她和同事们的关系更亲近。

但是她们领导每次说话都磕磕绊绊的,60秒的语音里,有30秒是在停顿、嗯嗯啊啊、有时候连叫她们去会议室开会都得发一条语音。

最让人头疼的是她们领导经常在下班后给大家发语音交代第二天要办的事情。

有时候语音交代不清楚,同事们问具体的细节,这时候她领导通常来一句,算了,语音说不太清楚,明天再说吧。

笑笑吐槽说,自己也说不清楚,还巴拉巴拉说大半天,同事们又巴拉巴拉听半天,是不是觉得自己公鸡嗓的声音很好听啊?

其实我完全能理解笑笑的抓狂,大家工作了一天都很累,好不容易下了班,高度绷着的那根弦总算是能松一松了。

结果,领导的几条长语音刷刷刷发过来,不发火才不正常。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氛围里,大家都很忙。

每个人都想省事,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为了让自己省事就给别人制造麻烦这种事情真的很讨人嫌。

03

归根结底,我们讨厌微信语音,是因为它是一个方便了自己、麻烦了别人的行为。

甚至有很多人把微信当成对讲机来玩儿,连一个好的,收到都要用语音发出来。

发语音的人自己舒服了,但在听语音的人看来是一件特别烦的事情,不仅增加了沟通的成本,无形之中还给别人施加了压力,这些人一点都不懂得换位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对于懒得打字经常发微信语音的人来说,他们根本不懂这个道理,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想过不打招呼就发语音会给对方带来不便,更没想过到底怎么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这大概也是我们愿意与高情商的人做朋友的原因。

他们永远都能精确拿捏人与人之间细小的分寸感,懂得换位思考,在让自己舒服的同时,还能让对方也觉得愉快。

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吧,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能打字就不要发语音。

能开门见山就不要问“在吗”,有事说事,直入主题。

和谐聊天,从不发语音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新功能:对方已拒绝你的语音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