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自己有些懈怠,有了工作却有点发懒,总是不愿意动手,拖到实在不能再拖了,才急急忙忙开始动手。就因为这样,已经被领导批了2次了,却依然改不了拖延的毛病。
回顾一下以前,自己很少这样拖拉,现在为什么会这样呢?好在本人虽懒得动手,倒还愿意动脑,就开始思索自己发懒的原因。直接感觉就是自己岁数大了,懒得动了。
但工作还是要做,拖多久,也没人代替我。我想,必须得改变了。于是,到单位的图书馆翻到了一本《拖延心理学》,断断续续地看了一周,这倒不是因为拖拉,而是稍有点烧脑。但至少比较认真地读了一遍,学会了一些改变拖延的方法。接下来,和大家做一分享,希望有拖延症的朋友,也能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01.拖延实际上就是一个完美借口。
很多事是看了书才知道的。
原本以为拖延是年龄大的原因,恰恰搞错了。拖延症的确是和年龄有关,但反而是年龄越大,拖延越少。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综合症,与智商、职业、学历、人品等无关,主要是一种出于恐惧的心理问题,是源于对失败、成功、受控制、对亲近和疏远的恐惧。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而这个时代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呢?金钱、权力、声誉、美貌、才华,等等。这是我们极力追求的东西,而这些根本就不是轻易能拥有的。得不到,就意味着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宁愿接受拖延带来的失败,也不愿意接受努力却遭受失败的痛苦。
于是,我们得找个借口,来告诉自己,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耽搁了我们没有做好这件事。有了完美的借口,于是我们就心安理得地开始拖延。其实就是不愿意努力工作,不愿意去冒险,不愿意失败,通过这些借口,降低成功的可能性,甚至会自鸣得意:“你看,我只是不愿意去做,并不是不能做好。”或者是“如果我有充足的时间,我能把这件事做得很好,只是不愿意做而已。”
对于一些必须完成的任务,大多数拖延症的人总能在最后关头之前完成,只是在拖延的过程中多了几分煎熬(想做又拖延),做的时候多了几分速度(为了赶任务),完成的时候多了几分自得(看,我只要干,就能很快完成),交任务的时候多了几分不安(心里没底)。
02.产生拖延行为的四个主要因素。
拖延会导致因为心里有事,担心任务完成不好,或完成不及时而受到批评。这样就会给自己增加了更多的压力。有了压力就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可能又带来新的拖延。
在综合了几百项相关心理学调研成果,《拖延心理学》的作者提出了有四个因素最有可能强化拖延的倾向:
第一,对自身能力缺乏自信。接到某项任务后,认为这项任务很难,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对,产生了一种不自信心理,由此迟迟不愿意开始动手。
第二,出于对任务的反感。并不喜欢这个任务,但又不受自己控制,而且认为这项任务的过程很艰巨,会遭遇很多困难,就算完成了结果也不会乐观,甚至对自己很不利。
第三,认为回报遥不可及。人们的心理总是倾向于马上见到回报的事情,而对一个在遥远的未来才会产生的回报无感。我们都知道身体健康很重要,但那在遥远的未来,所以经常把健康忽略掉,直到年龄越来越大,才开始重视。
第四,无法自我约束。做一件事时,经常因为专注力不足而分心,或者一时冲动去做其它的事,而导致这项任务迟迟不开始。说白了,就是自控能力比较差。
03.改变拖延行为从确立目标开始。
对拖延症来说,就算最后完成了任务,但其间也经历了这么多的心理折磨,必须作出改变。
第一,确立一个目标。制定目标一是要具体化,比如说不能是“我要减肥”,而是“我晚上只吃4两蔬菜或水果”;二是可实现,目标不能高大上,一想就有难度,这会容易让人放弃,应该是绝对能做到,或者一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比如说,不能是“一周内不再拖延”,而应该是“明天开始,定好的事一定要按计划完成”;三是要拆分目标,把这个目标分解成几个特别小的迷你式目标,比如说不能是“一周完成一篇文章”,而应该是“每天完成200字”。
第二,提前做好计划。根据你的目标,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做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能掌控时间。拖延有很大的原因是自以为能按时完成任务,给人以能控制时间的感觉,但这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时间的流逝会拖累你,让你越来越有压力。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完成各个目标的时间,按照这个时间节点逐个突破。
第三,开始真正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制定了目标,就要按计划开始行动。有个比较实用的番茄工作法,也就是集中时间做事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再继续,做事期间集中精力,决不做与此无关的事。如果你实在坚持不了,可以缩短一些,比如15分钟,你总能坚持下来的。
第四,适当给予奖励。突破一个节点,完成一个计划,解决一个难题,都是一种胜利,胜利不在大小,在于你持续取得胜利。每个小胜利,可以给自己一个奖励,当然这个奖励不能成为拖延的借口。就像是打游戏一样,每过一小关口,都会得到若干金币、装备等奖励,会诱使你继续玩下去,这是一样道理。
第五,坚持做到最后。按照目标计划,一直坚持做完,注意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停下,那依然是拖延。小步不停,坚持不懈,重点是在计划时间内,全部完成所有的事。
《拖延心理学》的作者是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
作者为我们分析了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和注意力缺失、执行障碍等问题,对拖延产生的影响。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