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文本解读:鲁迅在悲哀什么?



    郑桂华老师说过,上课无非是围绕“作者想表达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作者表达得怎么样?”进行的,至于选择怎样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可以自由选择,体现教师的个性。

    在风筝中,作者想表达什么?表面看起来,鲁迅想表达自己年少时对弟弟进行精神虐杀之后而又无法得到原谅的沉重和悲哀。可是仅仅是这么简单吗?为什么一件20年前他干得这么理所当然,而又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这么一件毁风筝的小事,二十年后会让他这么耿耿于怀?这里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兄长对弟弟的精神扼杀,实际这个兄长不仅仅是一个兄长,而是封建专制的代表,而弟弟又不仅仅是一个弟弟,是被封建专制压迫的弱势代表。

     鲁迅用浓重的笔墨把自己刻画成一个“恶兄长”的形象,用弟弟见到“我”时的“惊惶”、“失了色瑟缩着”来表现弟弟的害怕,侧面写出了弟弟对鲁迅的畏惧。而我却是毫不留情地“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只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蹋扁了”。几个动词“折断”、“掷”、“蹋”刻画了鲁迅当时的气愤与无情,而后得到胜利之后“傲然出走”。这样的两个形象对比,让人一下子就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弟弟充满了同情。为什么鲁迅会着力刻画这样两个形象呢?为什么要把弟弟对兄长的惧怕写得这么深刻?因为在那时,兄长如父,兄长的威严是不容违抗的,而兄长又借着这样的威严随意剥夺弟弟的爱好。本来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所以当时鲁迅没有关心弟弟后来怎样了:“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所以鲁迅才会“二十年来毫不忆及”。而弟弟在多年之后也对这件事情没有了印象。按理说,自己做错了事情,别人甚至都不记得了,不是说明没有对他造成伤害吗?正常人应该是如释重负啊,为什么鲁迅会觉得这是“无怨的恕,说谎罢了”,而内心“只得沉重着”,还要一直怀揣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因为弟弟的忘却,说明弟弟作为封建专制的受害者,是觉得当时的情况也是多么的理所当然,更悲哀的是,作为迫害者已经醒悟了,而受害者还没有醒悟,这是一件多么令鲁迅痛心的事情啊!文章写于1925年,在这个时候,“五四”新文化思潮慢慢降温,这使得鲁迅也有了一些苦闷与彷徨。他悲叹于中国底层受压迫人民的麻木不仁,所以他要用自己的笔唤醒他们麻木的灵魂。而这篇文章记叙的又是自己身边的事,自己曾经也是一个令人憎恶的封建专制者,自己醒悟了,而被自己压迫的弟弟还没有醒悟。这或许才是鲁迅悲哀的根源吧!

     所以从本质来看,鲁迅的悲哀和沉重,绝不仅仅因为毁坏了弟弟的风筝而得不到弟弟的原谅,而是为曾经自己也是一个封建专制的代表而沉重,同时也为受害者的全然不自知而悲哀。

 那么鲁迅是如何表达的?第一,巧设线索。鲁迅用风筝为线索,由眼前看到的风筝,联想到年少时自己对弟弟的精神扼杀,而后想得到原谅却不能。所以心情一直沉重。巧设线索是一个技巧,这个线索把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同时又使鲁迅悲哀沉重的感情有了一个具体的体现。只要看到风筝,那一直堕着的心就会感到悲哀和沉重。

      第二,鲁迅还运用了精彩的细节描写。鲁迅描写弟弟对风筝的爱,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张着小嘴”、“呆看着”、“惊呼”、“高兴得跳跃”,一系列的神态和动作描写,把弟弟对风筝的着迷刻画得十分生动。接着描写弟弟的做风筝被发现之后的惊慌,同样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刻画了弟弟见到我之后的恐惧。这些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用词讲究。鲁迅是一个炼字高手,他在很多文章中的很多字词都值得细细品味。这篇文章中 ,他在写到自己对风筝的态度时,用了“嫌恶”一词。为什么不用“讨厌”或者“厌恶”?

      “ 嫌恶”一词更能够体现鲁迅内心对风筝的鄙视,更能呼应他觉得“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玩艺”,感情色彩更加浓厚。还有一个词是“悲哀”。想要得到一个人原谅而不得应该更多的是愧疚和懊恼。为什么鲁迅在开头和结尾反复强调“悲哀”,还是“无可把握的悲哀”?我想这个词语暗含了鲁迅想要表现的更为深刻的思想:他悲哀的是自己曾经对弟弟的精神扼杀,更是弟弟对这样的精神扼杀全然无知,他悲哀的也是像弟弟一样被扼杀而又全然无知的千千万万的被压迫的人们!

       最后,表达得怎么样,毋庸置疑,作者的表达非常精彩而深刻,但是如何带领着孩子们去领悟这样的精彩和深刻还要经过一番设计。因为鲁迅的文章在孩子们眼里向来深奥,再加上对时代背景了解不够,理解起鲁迅的文章来就会显得有些困难。所以如何设计,深入浅出地让孩子们理解鲁迅所表达的思想,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筝》文本解读:鲁迅在悲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