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孔子:象征着华夏文明的伟大丰碑

春秋末期,王室衰微,诸侯争权,绵延的战火经久不息,杀戮,谋权,猜忌,纷争,各路的狼子野心,造就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而正是在这样一个腥风血雨的乱世之中,孔子诞生了。

据说孔子刚出生时,头顶凹陷,眉眼奇特,又因生于尼山,故而取名为丘,字仲尼。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便撒手人寰,随之家道衰落,身为妾的母亲颜微被驱逐出门,无奈之下 带着孔子回到故里曲阜自立。

孤儿寡母的生活十分清贫,幼年的孔子为了谋生,干过不少粗活累活,他曾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幸而苦难的背后,还有母亲和外祖父的谆谆教导,在指引着他成为一个知礼重孝,博学厚德的君子。

孔子也不负众望,总能很快的牢记各种道理,小小年纪便对教民安乐,治国安邦有了自己的理解。十五岁时更是下定决心要志于学,要将生命献给学问。就这样,孔子懂的道理越来越多,越来越博学,声名也越来越高,就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都有所耳闻。甚至在他孩子出生之际送去了一条鲤鱼以示祝贺。

国君亲贺是何等的殊荣,消息一夜之间不胫而走。借此东风,孔子顺利进入了仕途。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委吏,但他依然恪尽职守地尽着本分,受人之禄,忠人之事,但‘君子不器’,他的志向始终都在于高深的学问。

十多年的时间,孔子游走于各种芝麻绿豆大小的官职之间,学习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过,日复一日的精进铸就了他在传统‘六艺’上的颇高造诣。‘知礼’的名声逐渐广为流传。后来他辞了官职,正式创办学校,开始传道授业,培育人才。

孔子的一生都遵循着‘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只要一心向学,无论贫贱贵胄,都一视同仁纳入门下,这种教育平等的思想,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意义非凡的影响。中国千百年的文化遗产,也正因此得以传承下来。在教育方面,除了倡导人人平等,他还因材施教,用‘礼’和‘仁’来感化弟子。

从事教育的四十多年间,他门下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颜回、子贡等人更是组成了著名的‘七十二贤士‘。开坛讲学之后,孔子已是名扬天下的夫子,但依旧没有因为桃李天下,高居师位沾沾自喜。学无止境,他决心传道,他要让那个’礼崩乐坏‘的春秋重新出现仁、义、礼、道,。于是,他询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官于郯子,与齐景公探讨’秦穆公称霸’,与季子请教韶乐,每有所惑,孔子都以师礼请教于他人。也正缘于这份不耻下问的求教精神,后来的他在道德美学、政治经济、教育史学等多方面,让世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公元前501年,时年51岁的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走马上任后,当下他便立整地方风气,实施礼治,革除陋习。一年的时间,他让中都变成了商业繁盛,民风淳朴的大同之地。后来,凭借着斐然的政绩,他从地方长官一路升迁至大司寇。因为大力整顿,打压权贵,孔子被各方势力视若眼中钉肉中刺,同时鲁国朝廷开始糜烂腐败,君王沉迷声色不问政事。仕途一片灰暗,痛心疾首的孔子被迫背井离乡,与一众弟子开始了长达14年多的周游列国生涯。

漂泊流浪的生活是意料之外的艰苦,战乱、饥饿、怀疑,甚至连死亡都曾经近在咫尺。身为一代名师的孔子期间一度被誉为‘丧家之犬’。那段漫长的岁月里,他携弟子流离辗转于卫、曹、宋、郑、叶、楚等各国之间,与无数政客高谈阔论,畅述政治理想,却始终郁郁不得志,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纳他的理念,满腔的抱负在颠沛流离中终究磨灭成空。

公元前484年,孔子终于得以机会踏上故土,回到阔别已久的鲁国。彼时,已是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失去了对政治的热情,只能重新寄希望于教育。而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晚年的他开始著书立言修订整理六经,为世人留下了最后的精神遗产。生命末端的日子里,孔子先后经历了丧妻丧子,得意门生的离世。一连串的打击几乎摧垮了年迈的他,临终之前他曾唱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万世先哲孔子与世长辞,享年73岁。随后,他的一众弟子在守丧期间,将老师平日的教导记录成册,名为《论语》,流传后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至圣先师——孔子:象征着华夏文明的伟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