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了凡四训》55.儒家和佛家的讨论。

你好,这里是小二书斋。

又见面了!今天我给你带来的是《了凡四训》


善行是分为真善和假善的。所谓的真善就是善行,假善就是恶行。

这篇的主题是有几个读书人去向中峰和尚讨教佛教学说里的善恶报应的道理。双方达成共识的观点——因果报应。

但各个时代的学者,在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严重冲突。

比如朱熹的儒家观点,反反复复地强调着一个观点,那就是否定因果之间的关系,认为因果关系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所以,那几个读书人向中峰和尚讨教善恶报应、因果报应的问题就不奇怪了,因为朱熹就是认为因果报应不存在。

【原典】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众曰:“善恶何致相反?”中峰令试言其状。

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因请问。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译文】

什么是真善和假善?以前有几个读书人去拜见中峰和尚,问他:“佛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谁都避不开这个道理。现在有一个人经常行善,但是他的子孙却不兴旺;而无恶不作的人,却是子孙兴盛。佛说的东西一点根据都没有。”

中峰和尚说:“凡人的思想没有经过洗涤,被世俗的见解所迷惑,不能得到正确的见解,所以把真善当作恶行、把恶行当作真善的人一直都有。不怨恨自己把真假颠倒,反而抱怨上天报应有误呢?”

众人又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把行善和作恶弄反的呢?”中峰和尚让他们自己试着说一说。

一个人说:“打人、骂人是恶行,尊敬别人,对人有礼貌就是行善。”中峰和尚说:“不一定。”

又一个人说:“不择手段地敛财是恶行奉公守法、廉洁自律是善。”

中峰和尚说:“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中峰和尚都说不对。大家趁机问他的想法。

中峰和尚告诉他们说:“做有益于别人的事情,就是行善;做只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是作恶。如果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即使是打人、骂人都是行善;如果只有利于自己,那么即使恭敬人、对人有礼貌也是恶行。所以人们行善,有利于别人就是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就是真的;有利于自己就是出于私心,出于私心就是假的。发自内心的行善才是真的,只是为了模仿别人来行善就是假的。做善事不是出于某些目的就是真的,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假的。这些道理都需要自己去认真地体会。”

好,最后咱们小结一下。

1.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

2.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我是小二书斋,感谢你的阅读和陪伴,下一篇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302‖《了凡四训》55.儒家和佛家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