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客观与科学双重错误,解爱因斯坦未解之迷!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解读与补充》(35)

《科学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毫无疑问,科学建立在客观存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因此,科学方法就是正确的方法,科学认识就是正确认识。感知论却对科学提出质疑,这看来吓人一跳,不用科学方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我们从不怀疑科学方法和科学认识,科学更没有怀疑过自己,更是从未怀疑过客观的基础,即: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对于我们来说,客观世界和科学方法都是不可怀疑的,我们用科学方法不断地探寻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生活实践。但我们万万没想到,客观世界和科学方法都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两者都不符合存在逻辑,两者都建立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上。看起来,要扳倒人们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是不可能的,但其实,这两者都没有完备的逻辑体系,其理论是自相矛盾和悖论重重的,它们都成为了人们认识自己、迈向新文明的巨大障碍,不改变人类的客观与科学的观念,人类将找不到出路。

我们很容易追问,科学建立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客观世界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建立在我们主观假设的基础上。科学从来只证明客观世界的可感知性,从未证明过客观世界的客观性。因为科学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证明客观是什么?只能证明我们感知到什么?人的感知是一个严格封闭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感知事实都能被科学证明,科学还不断地大幅度提高人的感知能力,人不但感知到存在事实,还扩大到感知事实的微观结构。科学还使用工具与算式使人感知到更多的物质存在,比如紫外线、X光、超声波……等等,但无论科学研究发现了什么,都是基于人的感知特性的基础,都是:大小、远近、冷热、多少、始终、前后……等等感知态的辨识。科学研究的是人面对的感知存在,但理论上却是客观存在,不但与感知的运动毫无关系,更是与人没有一丝一毫的无关。科学是无人因素介入的科学,你在其中找不到人的元素,更没有每个人都脱离不了的“我”。人的“我”在科学中踪影全无,科学是客观的科学,并不是人的科学。这不是说用科学来研究人,研究人或生物的科学很多,这是说科学的方法和认识里没有人的因素。科学确定地认为,人不包含在存在里,客观世界与人的本质性存在无关,所以,科学理所当然地没有人的因素。

但是,科学认识的表达从来离不开人,不仅仅是离不开人的语言概念,更离不开人的感知特性。所以,科学在研究一切存在的开始,也在研究远和近,并且一再探寻宇宙的边界在哪里。最明显的是,时间和空间本是人用来秩序化感知事实的方法,可到了科学认识里,时空竟然成了一种客观的存在,甚至可以有单独的时间存在和计算,空间更是绝对地存在着,是乎与感不感知毫无关系。感知论指出,时空是感知现场事实的存在记录,是人为了记载事物在感知中的变化状态而使用的一种方法。空间是感知现场的体现,时间则与感知事实的变化状态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事物在感知中运动中变化得越快,时间就越快,反之,感知运动中彼此的感知变化越慢,时间就越慢。时间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更没有时间这种物质性的存在,如果感知的事物不发生任何变化,根本就没有时间可言,时间就是事物变化的记录顺序。当科学将事物与时间分置后,居然误导出了人们的“时间穿越”概念,还荒唐地幻想出时光机器,让人能够重新回到以前的时光中。事实上,我们经历的是感知事物的变化,根本没有那个“时间”什么事,我们怎么可以回到事物变化以前的状态中,这是感知规律绝不允许的荒唐想象。

由此可见,我们的科学观念误人至深。爱因斯坦相对论也曾下过结论,时空质不可分离。爱因斯坦也说过,时间并不存在。但他并未说明原因,因为时空质就是感知的状态,而且是人不是其他生物感知到的状态,所以它们只对人存在,对其他的感知体不存在。所以爱因斯坦要说,时间不过是我们的错觉。其实不是错觉,是正觉,人感知到的事实就是确实的存在,只不过这些存在事实要加上人的前提。

科学建立在并不存在的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是一个悲剧性的事实,这让科学很为难也很难以为继。为什么科学越发展越慢?越发展越不科学?这就是源于它认错了母亲。科学是人类认识感知存在的工具,它却将自己困死在客观的陷阱里,难怪它一路过来,只能证伪。如果重归于感知之母,它就将一路证真了。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类》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客观与科学双重错误,解爱因斯坦未解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