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者,言万物之辛生。——《史记·律历志》
一. 信心之源:辛和信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过一个著名的佯谬:“跑得最快的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芝诺假设阿基里斯总是先追到乌龟原来的位置,而乌龟又向前移动了,这样,阿基里斯只能无限接近乌龟,而无法追上乌龟。其实,在最后的一刹那,只要阿基里斯不有所保留,他完成的距离必然超越乌龟。这就是信,毫无保留。如果阿基里斯有所保留地迈步,每次就只能到达乌龟原来的位置。
人没有信,什么都做不了。社会没有信,也是一样。人若守信,就必须不顾代价。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听上去像笑话,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裹足不前,畏首畏尾,输掉了龟兔赛跑的人,比比皆是。这样的人不但人生不能发光,而且患得患失, 身心俱疲。信之难得,信之缺乏,令人扼腕。
信的源头,在于辛。光除去自己,不断化为外在生命,是光之辛;反之,生命不断向外发出所有得着的光,是生命之辛。光牺牲自己,生命再发出光,这个往复的过程艰辛。信的人,甘于辛;逃避辛的过程,就得不到信的结果。换句话说,期待不劳而获,就得到最大的风险。
甲骨文的“辛”,上面一或二,表示光或暗中的光,下面倒写的入和竖或屮,表示光被神发出,除去自己成为生命,反过来,生命也除去自己,发出光。《说文解字》说:辛,秋时万物成而孰。从光被神发出,到万物积累内在之光,成熟而收获,这个过程,是辛的双向和公平。
辛:1.光被除去,成为生命,也是光被生命完全发出。2.光本为大而舍己,也是光被生命长久大大发出;光不自大,不自大的发出光。3.暗中不见为大,一切大大发出。4.一切从光被阻隔分开发出;光被分开,暗中被除去转变,成就生命。
辛的甲骨文字形可看作“一或二,倒写的大”。光能不断进入生命,生命粒子之间不断键接增长,这是大(男女和婚姻五);“一或二,倒写的大”,可表光不自大,分开自己,降卑付出。这个字形也可看做“倒写的立”,通“子”,字形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大头婴儿,空空而来,白纸一张,是大爱与其对象互为映射的一体。生命长大,精神独立,发出光来,这是“立”(信心之源四)。与此对应,消散自身,发光贡献,就是“辛”。人能站立,背后是光的付出,不破不立。辛与立,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先有背后的艰辛付出,才有表面的光鲜亮丽。光本为至高,从天倒悬而降下,舍己降卑之像,就是辛。就像原子的质量越大,电子越多,就要收缩自己,将暗中的光发出去,自身保持最低能量,才能稳定长存(金钱发展史前传)。果实成熟,就将积累的淀粉等能量分解释放,准备好自己供人享用,直至瓜熟蒂落。神创造天地,是自我牺牲的辛苦付出。同样,人归回神,也要放下自己,将得着的光完全发出,从辛而成。
熟,甲骨文本字为“孰”,写作“丮,享”,字形像一个顺服的人被无形之手提升,超越高塔,代表生命成熟之人超越地上可见的成就而升华;“孰”是加强语气的选择疑问词,孰是孰非,是人的艰难抉择。殷墟博物馆收藏商代青铜甗(yan)中未成年逝者的头骨,是经过蒸熟而葬,以表成熟而逝,得享升华。
左图为商代饕餮纹青铜甗,右下为殷墟博物馆藏青铜甗内葬的蒸熟头骨。甗下部是煮水的鬲(li),上部是甑(zeng),甑底有穿孔的箅(bi),整体表示在下经历频频往复波折、聚合能量,向上升华,当中互动合一、切交分合的选择。
《甲骨文编》孰,《六书通》熟。1.两个又组成廾,竖,撇,横写的乙,享(入,凡,口)。2.入,倒写的入,来,目,火,乙,弓。
孰:生命完全得着能力,化为横波升华,还是将所有聚合的光限制存留在地(升华性同时是选择性的结果)。
熟:生命在内不断除去光,得着所有,暗中与光相谐,从内出离,发出如火,所属的化为属神之波。
辛的甲骨文还可以看做“倒写的土和竖”,解为“翻土得生”或“从土发出生命”。表面上指农作之辛,但若了解“土”转变为光的深意,才可知上帝对人说:“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 的重生之义。(详见《你本是尘土》)
从“翻土得生”之人,成长为“不再像土、出淤泥而不染的生命“,这个转变过程,是 “五德终始” 从木到土当中的金。金属是内在之光通过种种丰富复杂变化,实现从光到光漫长熬炼过程的体现(详见《金钱发展史前传:金》)。《尚书》说:金曰从革,从革作辛。从,不同的得以相谐,就要去除改变一切已取得的;革,要让生命从内改变,就要不断引领生命将所有得着存留在内的自我满足除去。从革,是神让生命变化之工;作辛,不断赐予艰辛。革,甲骨文中间部分像中国古代的饕餮(tao tie)纹,这个自上古就出现在大量礼器上的纹样,传说为贪食的神兽,代表神发出也除去一切,是神如牛之一面。
《甲骨文编》从,革(右为饕餮纹基本样式)。释义:1.得以不同的人相顺相从,就要改变一切取得的。2.得以改变生命所有的过程,就是引领生命不断将得着在内存留的所有光发出,除去生命内在存留的自满。
《尔雅·释天》说:大岁在辛曰重光 (神让生命的时间行进至辛,就重新生成为光;岁的解析详见《神秘的兵器:戈》)。辛为天干第八,八是出离衍生。所以《说文解字》注说:辛,新也。 《汉书·律历志》说:悉新于辛(所有新来自于辛)。新是辛的能力和目的。《史记·律历志》说:辛者,言万物之辛生。辛生,艰辛而生,也是新生。
《甲骨文编》新。释义:1.光在生命之间往复,改变所属,神奇变化的能力。2.光在生命之间往复,射出波,使波改变。3.光在生命之间往复,使生命的永远变化。4.光在生命之间辛勤往复,如倾倒之水,不断永远赐下。
辛出于口,就是言。人所说的能身体力行,有切身感受,说话就有力量,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都是言中之辛。言如光从外连接生命,也是生命发出光。人发出言,就如发出光,出自得着在内的光。辛为双向,言也是双向,言语用于交流,也通过交流长进。
甲骨文“言”,上辛下口,口也可看作两竖中间一(凡)和下弧形,表示生命存留的光向上引领归向神,让本为平凡的生命向上发出为光。生命若不发光,没有言,就“冷”,冷场,冷战,冷暴力。口可以看作横写的“月”,表示言中之良苦,没有形体,要用心体会。辛形看作倒写的“土”,言如无土之地,掷地有声。言看作“王和倒写的六”,表示王显露、倾倒自己。言是不见之神的像,所以说”见字如见人“;人立言,留下的是精神。言不一定有声音,“此时无声胜有声”,但必传递“信息”,或事,或识,或心意,或道理。传递了,不但如光照亮,让人明白,好的言语,还能让人甘之如饴,这都像光。
《甲骨文编》言。释义:1.光发出于口;或言如无土之地,掷地有声。2.光之舌,舌上有光。3.暗中与光相谐,发出生命在地,生命将得着的一切发出。4.生命发出光的同时与光相切相交所在;或王生命的显露倾倒;或光发出实现生命之工。5.光发出生命所在,生命得着的发出为光;或光从外连接生命所在,除去草木生命在地,不满足于草木生命在地;或从天降与人在口;或立刻发出在口,却不立刻得着。6.光在一切生命之外的像;或光化为生命进入众口,众口所发,同为一光;或完全除去生命在口,分开言语;或完全发出生命,就是完全得着;或饥渴的生命,得以完全。
言还可以看作:一,倒写的大,口。表示光到神那里去。神记录并考察人的言语。基督说: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言这个写法还可以解作:神从天降下在地,阻挡除去地上自大之人。《圣经》“巴别塔”的故事记载说: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于是,就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因此,甲骨文的言有分开众口之形。那座巴别塔,就是“言”当中在天与地之间被倾倒的人的自大。“巴别”意为变乱。“变乱”二字,篆文有言,楷书有舌,下面都有一只“玄而又玄”之手。这座塔摇晃的形状,也能在金文“变”里一观。“巴别”时代四千年后,秦始皇自称为“帝”,也以“大一统”建造自己的巴别塔。西汉史籍记载,他“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六艺从此缺焉”,禁止以古非今,公然抛弃了祖先的信仰。这个逆辛之道而行,欲堵住天下人言的不信王朝,如一个超大而不稳定的放射性原子,迅速衰变崩塌 ,始皇帝家族灭亡,终于难逃辛之道 。自秦缺失的“六艺”中,包括了“六书造字法”,汉字原义之光,归于隐藏。
1《金文编》变。2简帛文:乱。3-4《说文解字》变,乱。释义:1.神从上引人相背之手,高过地上如高塔之言;从上引领相背之人归回,高超之能暗中引领一切生命与光相谐,灵倾倒下来,如醍醐灌顶,水银泻地。2.从上以大能玄妙之手,介入万人之口,也是大能覆庇地上万有彼此周旋,引领之道。3.分开言之维系,神的能力,也是存留维系,暗中以光引领地上生命归回的神的手。4.从上以大能远远分开言之手,也是大能之波,完全体现光与生命彼此相切相交,显明判别之能。
言上没有横就是甲骨文的“舌”。言为光之舌;舌上有光才是言。人的话语是否言之有物,在于是否有光照,有真理。有的话暗含真理,有的通过交流而探索真理,这都是言。如果舌上没有光,就是舌头分叉,“一口两舌”(《圣经•提摩太前书》),如蛇之“信”,这种只在舌头上的“信”,搬弄是非,欺哄他人,行毁坏杀戮之实。舌能发出,也能除去生命,“唾沫能淹死人”。甲骨文的舌写作“倒写的大和口”,表示悖逆神所在;也写作“倒写的火和口”,《圣经 • 雅各书》说: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
《甲骨文编》舌。释义:1.发出生命,也除去生命所在。2.发出除去相切相交,转变所在。3.悖逆神所在;不大的,发出大话,除去地上的生命。4.发出火所在;发出除去所有生命,消散所在。
“信”本字源于辛和言,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和楚简帛通“躳(gong)、躬”,写作“言,千”或“言,身”,表示言传递的光与人相切相交,激发改变人,让人取得与光相谐,终至发出光。言经千锤百炼,才是信,有了信,也胜过千言万语。言加“千”,强调言有辛,才有作用,才有能力。言必有信,躬身亲为,即有实在的信息,言之有物,诚不我欺,言之凿凿。信字出现在战国中晚期,可见此时人言不一定有辛,不一定有信。人言本应为信,但言兑了水分,才造“信”字加以发明。
身,甲骨文写作“入,倒写的以或厶”,表示光进入身体的能量经过转化而往复;金文写作“人,弧形,一”,表示光化生命,使生命频动,也不断转变出光来。如此,生命经历了得光而发光往复不断的过程,建立了人对他人、对自然、对自身的观念,就是光之信化为身之信,身之信化为人之信。身发言而升华,言有信而不虚;信为言之身,言无信不存。人躬身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甘为孺子牛,有所献身,是信的体现,是使人相信的必需。虚实互化,虚实一体。
1《甲骨文编》,2《金文编》身,3-4《金文编》信(通躳、躬),4楚简帛:信。1.入,以或厶;人或匕,弧形。2.人(勺形),弧形,一。3.言,人,二。4.言,身(向右翻转的入,七,左弧形,八)。5.二,倒写的八,一,口,千(人,一)。
身:1.赐人之频,入人之腹,频频赐出;得波之频,化于腹,合于腹,化波升华而出;能周旋转化。2.如勺频频得光而发光,频频经过而空。
信:3.言暗中不断与人相切相交,协调转变。4.言的身体为信;言得以让生命与光相切相交,不断在内显明存留精神上的赐予;光分入暗,大能化小入口,频合从生命发出而升华成言,就是人能得到分开的光频又渐合,不断转化出光的体现。5.暗中合于光所在,光与人相切相交,让人转变之能。
战国有诸子百家,言多了,信的大篆字形也多,可分为三类:一从人言,一从辛白,音八,其它波形相系,以人心形为代表。小篆有人言、人辛、波形相系三形 。此时信既缺失,先贤们创作大量信的字形,传达关于信的信息,可见前人对信的盼望和执着。
《六书通》信。1-2从人言,3-4从音八,5-7波形相系。释义:1.能力暗中从神发出的完全体现。2.长久周旋,完全展现在其中相切相交转变为相谐;或光的显明、存留、分配和出离,完全体现相互切分,相互成就,上下相互交换,上下一切可见的被转变;或几番相互敞开,相切相交而成。3.光从神发出,所有内在之光发出的波的显明、衍生;辛而明白;辨明其中之音,音之衍生。4.光被神发出,被人除去,成为内在精微,发出波,在外予取,无所不能;辛能完全得白;完全取得音之能,予取其中之音。5.波在演进中变为相谐,所有波在不断相交中演进,神赐包容连接生命,上下周旋连接,生命之间内外合而连接之道。6.不同的波在内连接,从内发出,在外显明,或存或除。7.波汇合发出光,不断在内相切相交相谐。
《说文解字》信。1从人言,2从人辛,3波形相系。释义:1.人艰辛所得。2.人除去土,化为光发出;人饥渴所在,磨炼所得;人之所辛为信。3.波汇合包融变化于心。
信既来自光与生命之辛,就有光的能力和辛的过程。信传递信息,有光的超越性,越过阻碍;信有相互性、实践性、公平性,在反复、流通、旋转、交换中,实现转变和成就。人学习信的过程,是从被光照到发出光的过程,是学习做人的过程,是学像神的过程。“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马书》)。这句话听上去简单,却是从言至信的过程,包含了光化为生命,又从生命发出之辛。以口承认看似容易,以信实践,今古几人做成?一位年青财主问基督说:“我当做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基督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光化为生命内在存留的精微,必要传递、繁衍、出离,成为天上的财宝。金曰从革,从革作辛。人必须要经历辛的历程,达成所信。就象案头之信,身上有辛的历程,辛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