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发愁吗?这本书送给孩子再合适不过

现在的儿童,实在幸福,要过六一儿童节,家长们要苦思冥想地为孩子准备礼物。那么,给孩子什么样的礼物好?波罗果夫曾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书籍是送给孩子六一儿童节的好选择。

《童年》可以说是一本人物小传,讲述历史上人物的童年。由法国著名作家玛丽·德布莱辛写文,克劳得·旁帝作画。两位作家的其他作品,都曾多次获奖。

打破刻板印象

拿到《童年》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没来得及打开,就被女儿先睹为快,她看了一点问我,这本是讲名人故事的吗?我说你看完就知道了。

平日我们阅读过的书,基本上都是讲述名人故事。而《童年》这本书却不是,有名人也有平凡人,甚至于一些被历史遗忘的人。

1.记录被遗忘的人

《童年》中,那些平凡人的故事:1710年出生被姐姐包裹着,挂在墙上的婴儿;1895年的女大厨,以后她还带出了一位男名厨;1907年普通的一名战争避难者;1939年被人们遗忘的反抗种族的歧视者……这些平凡人的故事,夹在名人的故事中,似乎很另类,又不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童年

除了这些平凡人,还有在当时社会,不被允许状态下,努力绽放的女性力量。

2.努力向上的女性力量

早在公元前1508年的时候,哈特谢普苏特,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法老,那时候法老的位置可都是传给儿子的,因此,在女法老逝世后,她的继承者还故意抹去她的一切痕迹。只是,统治20年的政绩,历史看得见。

见过女海盗吗?1702年的安妮·伯妮,就是一位女海盗,她的经历,讲起来大概几天几夜也讲不完。男孩数学一定比女孩好吗?不,1815年的时候,阿达·洛夫莱斯,就成了第一个女编程员,她的笔记后来还启发了阿兰·图灵,阿兰·图灵是谁?计算机之父,在《童年》这本书中,也有他的介绍。

《童年》中讲述的小人物故事,讲述的那些女性人物的故事,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插画也很值得一看。

3.颠覆想象的插画

比如海伦·凯勒这一页的插图。

钢琴的巨人,因为米契尔·派卓西安尼,19岁只有99厘米,但他是20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还有大人与儿童的落差,每一页插画,都值得细细品味。

不能少的苦难教育

近期的案板女孩新闻,我们大人看着觉得很是辛苦,学习环境差,孩子还能那样静心学习,很多父母看着这新闻,感叹的是“为什么又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有,学习却不认真。

我女儿看完《童年》的时候,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书中的人物,要么身体残疾,要么要经历那么多的困难

没有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看起来这是一句鸡汤,可是看看前人的成长经历,他们很多人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在付出,已经在奔跑。比如《童年》中的苏菲·姬曼,1776年出生,那时女孩不被允许上学,她全靠自学,为了读懂牛顿的著作,甚至自学拉丁语和希腊语;晚上都是等家人睡着后,在被窝里点着蜡烛继续看书。

孩子们熟悉的安徒生,家庭不幸,母亲酗酒,姥姥疯癫,能有后来的成就,全靠他拼命努力。还有海伦·凯勒,2岁就失去了视觉和听觉,但她却凭借努力,成了剑桥大学第一位获得学位的女性残疾人。他们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是常人的几千几万倍。

打动人的从来都不是绚丽的辞藻,而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苦难的日子,虽然现在的孩子难以想象,但是可以通过书籍,去了解前人们的童年经历。了解之后,也许会对生命多一点珍惜与敬畏。

如何成为一个很好的人

这也是我女儿问我的一个问题,她看完《童年》问我:妈妈,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那么厉害的人?

女儿问我的时候,我忍不住说,坚持是基本的吧。比如《童年》中,在1984年时,17岁的佐拉·巴德,创造了赤脚5000米的世界纪录,但因种族问题,创造的纪录不被承认。后来改成她奶奶的英国国籍,继续参赛,才获得世界的认可。仅仅有坚持就够了吗?不,可能还需要兴趣的引领,强大的自信,和不断尝试的勇气

《童年》中讲述的1755年出生的伊丽莎白·维吉·勒布伦,她说“我只有在绘画时才感到幸福。”找到自己的兴趣,能将兴趣与事业结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1962年的米契尔·派卓西安尼,从小就热爱钢琴,父亲送了他钢琴玩具,5岁的他,不满这个是玩具,将它敲碎,父亲只好给他买了个真钢琴。1938年的鲁道夫·纽瑞耶夫,喜欢跳舞,但是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他却不顾一切地去学、去跳,最终,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舞蹈家之一。兴趣引领着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做到极致,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1899年出生的卓别林,也是在5岁的时候,就展露了表演天赋,一直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演员。“他确实做到了自己相信的。

有了兴趣,有了自信,一开始就能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吗?不一定,很多人还要做各种尝试。1934年的尤里·加加林,从小就很好动、叛逆,父亲想让他成为一名木匠,最初他想成为一名体操运动员,但因个子矮,只好作罢。后来几经尝试,才最终找到自己的天赋,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看他们曾经的付出,看他们的成长轨迹,看他们的童年,再回头看看我们的童年,也许,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过去,也许一本书记录的是伟人的故事,才是常态;也许,历史上有成就者,占大多数的是男性,但女性的力量,不该被遗忘;一件事的另一种看法,需要被看见,就像历史上那些被遗忘的人一样。

现在,也许我们没有经历过苦难,但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需要了解,祖辈的他们,曾经有过的苦难。

未来,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如何能让自己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看看前人们的童年,对照自己的童年,也许,可以从童年开始努力,慢慢浇灌心中,那颗梦想的种子。

我是专注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长的@弥小木,欢迎关注我,和你分享关于亲子、婚姻和爱的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在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发愁吗?这本书送给孩子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