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戏》—— 人类社会的进化

近期观看了黄渤导演的处女作《一出好戏》,我不去揣测黄导内心想表达的内容,我仅从第一次观影后的感官角度谈谈对于电影内容的一些原创理解,也许二刷和观看他人观后感后会有更新。接下来的内容涉及剧透,还没看电影的朋友请留意。

跳过剧情铺垫,我们直接来看王宝强为首的组织,王宝强靠着出色的生存能力,吸引了一批原本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他们的拥护下,自立为王,‘统治’着岛上的30人。这一段是否很熟悉?没错中国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都会出现一个人或一些人,靠着出色的能力和魅力,带领着社会底层劳苦大众,为了生存而战斗,并站到了新的制高点。我觉得王宝强的小社会代表着封建社会,一个至高无上的王,为每个人指定任务,所有人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得食物,当然劳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摘果子、捕鱼、大胸妹等等。。。这就形成了社会分工,在一个王的治理下,大家可以生存下去。但这个时候有的人会觉得这样生存下去,却失去了脸面,和王宝强训练的猴子、狗熊有什么区别?(插一句,王宝强近些年的电影作品都有猴的元素。。。)

这个时候就诞生了于和伟的小社会,靠着半艘沉船的物资,以及扑克牌制度,通过交换的形式生存下去。这一模式很明显像极了西方的资本社会,那半艘沉船物资就像西方的工业革命,为旧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岛上30人争先恐后投奔并用大量的食物交换扑克牌,就像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列强,在五大洲搜刮了大量的黄金、能源、香料、文物等等。而这个小团队的金字塔端虽然不是一个王,但是有几个大资本家,通过凭空编造的扑克牌,躺着享受各种物资和服务,而其他人都要努力干活来交换几张扑克牌,这就是传说中的躺着赚钱。从群体的人数来看,这个群体比王宝强的群体有一定优势,除了生存外,物质条件有明显的提升。但这两个群体都有着明显的剥削存在,王宝强可以任意指定一个人的工作量,比如其他人五条鱼的任务,黄渤要完成20条鱼的任务;于和伟的剥削来自于扑克牌,一开始声称只有两副牌,但后来出现了4个红桃2,这是什么?这就是货币增发,他通过资本控制着物价、每个人劳动力的价值。如果每个人都仅考虑自己生存条件的话,这两个社会都能平稳的发展下去。

但当资源变得匮乏的时候,大家生存有威胁的时候,矛盾也就来了,这个时候黄渤的群体诞生了。他的群体和于和伟的群体创立之处很像,同样是靠着得天独厚的资源,获得了岛民的支持,同时他也保留了扑克牌流通制,但最大的不同是,他给了岛上的人一个远大的目标,大家群力群策,一起为了这个目标共同努力。这个社会最大的调动了人民的劳动力以及资源利用最大化,并集中用于远大目标之上,黄渤也没有像王宝强和于和伟那样不劳而获,反而和其他人一样亲力亲为,赢得了大家的爱戴。这一群体像社会主义,或者代表的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即将70周年,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赶超发达国家并不是空话,这一切可能都得益于这一社会模式。虽然很多人会反对,举出甚多反例,但我认为任何模式都有一定的优势和缺点,还是要以整体来评估。比如封建社会,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但这一模式极其依赖一个人的能力,所以整体来评估还是有所欠缺。

这个时候黄导也针对这一社会模式提出了疑问,那就是如果这个远大目标破灭了怎么办?电影中远大的目标是世界没了,岛上的30人要寻找新大陆,创造新世界,但如果大家知道这个世界还像以前一样运转的话,这个目标就破灭了。所以这一过程中人心发生了变化,张艺兴这个呆萌小绵羊彻底黑化了,为了颠覆自己的阶级,想要一直骗下去,甚至不顾岛上其余人的生命。黄导最终还是自己将这个远大目标给戳破了,这一社会模式真的会出现问题吗?电影中岛上的人回到了正常的世界,这一小社会解散了,并后续开发成了旅游项目,各阶层的人回归了各自的角色,对这一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本人在这也不想深入的探讨这一深奥的命题,毕竟我是一名理科生,在这只是想简单阐述《一出好戏》直观的观影感受和简单的思考。最后借用黄导最后的一句话,“天上掉馅饼的事你信吗?”阶级颠覆虽然已经是变成了小概率事件,但我们仍然可以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为自己为周围的人带来哪怕是一点点好的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出好戏》—— 人类社会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