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记录下这些食物和生活细节,可以留住时光。
01.麻薯与西瓜酱豆
两个月前去杭州,在西溪湿地附近,意外地看到了山姆会员店。山姆有一种瑞士卷,是网红爆款,特别好吃,我在某宝买过一次,吃完还想再吃。
婆婆没有吃过,我想,正好去店里买来让她尝尝。没想到,到了山姆,就被代购们堵在了门外,十几辆手推车里,装满了各种山姆的爆款食品,而这里面,最为醒目,数量最多的就是瑞士卷和麻薯。
麻薯人气这么高啊!其中一个代购说,山姆的麻薯是靠抢的,不然,很快就没了!
前段时间的一个周末,同学来家里玩,带来了一盒麦德龙的麻薯。她说大家都在买这款麻薯,她觉得应该很好吃,买了两盒,我一盒她一盒。
麦德龙就在我家附近,自从搬到新家后,我经常去那里逛,去了十几次,从来没见过这款麻薯。那天我才知道,是因为这款麻薯也是麦德龙的爆款,卖得超快!有时候就会碰不到。
同学走后,我独自一人坐在餐桌上,打开麻薯盒子,用双手拿起一只圆圆鼓鼓的麻薯,轻轻地往嘴里送,生怕有一点用力就会破坏它的口感。当牙齿咬破麻薯后,有少量的气体喷薄而出,麻薯迅速塌陷,变成了麻薯饼。麻薯外皮酥软,里面有韧性,越嚼越香。待我将整个麻薯都吃干净之后,一种奇怪的味觉体验突然袭来——明明很香甜,但却没有回味无穷,味蕾离开麻薯的刺激后,留下的是一种很空洞的感觉。
我把这种感觉讲给老公听。老公不懂。
刚好,娃也想吃。我拿出两个,给娃和婆婆,一人一个,剩下的便封了胶带,准备放在冰箱里。恰好,婆婆在收拾冰箱,她突然问我:“你买的西瓜酱豆,已经开封两个月了,还要吗?
我看都没看,想都没想,着急地回道:“当然要了,就放那里吧,有保鲜膜坏不了。”
“你又不吃,搁这儿占地方。”婆婆拿出来要往垃圾桶里倒。
我跑过去从婆婆手里夺过来:“不行,不能扔。”
婆婆不知道「西瓜酱豆」对我意味着什么,她不明白只要「西瓜酱豆」在,我还能从我们现在的家里,找到一丝老家(原生家庭)的味道。这一点老家的味道,能让一个离开父母身在异乡的人,免除自己成为浮萍的命运。
西瓜酱豆,是我老家的家庭特色小吃。在我们当地,几乎每个老人都会做。小时候,我妈每年都会做西瓜酱豆,给我们当蘸酱吃。尽管它其貌不扬,也没有特别好听的名字(以前我们都叫它臭豆子),但每次我吃上一点,总会神奇地快速释放掉浓浓的乡愁。
从婆婆手里抢过来「西瓜酱豆」后,我小心地呵护着它,用食指蘸上一点,放在嘴巴里,舌头、上颚和牙齿一起砸么砸么,虽然有些辣,里面还有牛肉粒,不再是小时候的那种单纯的西瓜酱豆,但我还是能够敏感地从中分离出原来的味道,那是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眼前都是和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在一起吃饭的团圆画面。
那一刻,我突然灵魂开窍,为什么我吃不出麻薯的美味?大概是因为我实在无法从麻薯里找到一丝跟过去的关联。在过去33年的生活里,我从未吃过跟麻薯有相似口感的食物。
如果这样的解释是对的,我想,吃不出麻薯的美味也只是暂时的,过几年,再吃,一定能吃出新感觉,因为麻薯里面蕴含着我和同学20年的友情。
02.白糖拌西红柿
5月的某天,弟弟打来电话,告诉我大伯走了。我对这个噩耗完全没有准备。大伯才70岁,他只不过是得了老年痴呆症,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但其实,大伯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最近十年的生活,都是靠家人守在身边照料。
可能,我回家的次数太少了,对大伯的记忆还停留在他当年健硕的时候。那时,他是饭店的老板,儒雅随和的气质,走在路上,大人会称他大哥,小孩子们会迎上去叫他大伯。
大伯的饭店里,有我最喜欢吃的豆芽炒肉丝、糖醋鲤鱼、糖苹果、八宝饭、鸡肉丸子汤,每一道菜都可谓是人间至味,无丝毫瑕疵。
但大伯的拿手好菜,可不是这些,而是最简单的「白糖拌西红柿」。
奶奶在的时候,每次过节,他家里都会摆几桌宴席。我们小孩子不太爱吃肉,一桌子菜大多数都是荤的,我们总是玩一会儿,被大人叫去再吃一会儿。他见我们不爱吃桌子上的菜,就会去厨房再给我们拌一盘白糖西红柿。
他拌的白糖西红柿,没有任何佐料,只是白糖和西红柿。还没等白糖西红柿落座,我们小孩子瞧见了,一窝蜂地全都过来,毫无秩序地伸手抢着吃,酸酸溜溜的,嘴里能塞两块绝不塞一块,两块嚼在一起,那叫一个过瘾。大家急速吃完一盘,还想再吃,就会派一个男孩,举着空盘子给大伯,再让大伯拌一盘。
吊丧前一天,二姐给我打电话问我:“婷婷,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这几年一直跟我们的童年告别。16年奶奶走了,18年姥姥走了,这几年咱们村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位老人离开,今年我们的大伯又走了,他们都是我们小时候最熟悉,也是我们最亲的大人。”
挂了电话,我心里有些酸涩。中午,我从冰箱里挑了两个最好的西红柿,切成当年大伯切的块状,一个个翼翼小心地摆在盘子里,撒上白糖,一定要像大伯一样撒得不均匀,有的西红柿上面多一点,有的少一点。
我用筷子夹起一块沾满糖的西红柿,细细咀嚼着,它如此可口,而我,却悲伤到难以下咽!
03.和绿寿司
前段时间,上海的一位朋友来济南出差,我们约好一起吃饭。他让我选餐厅,决定吃什么。
我走到商场里,从一楼到六楼,总共36家餐厅,最想吃的还是「和绿寿司」。为什么?三年前,大姐来济南考试,我们就是在和绿吃的。
那天我站在和绿门口,突然就走不动了。自我们姐弟四个成家以后,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光越来越少,每次回家,最多待三个小时,然后慌忙各回各家。
一家人聚在老家的房子里,说说笑笑,争争吵吵,热闹非凡。有时候,我们还会觉得人多话多,不知道该听谁的,多说了几句,或者说错话了,几个人又要拌上几句嘴,搞不好可能哪句话说不对又惹谁哭起来。
聚散有时,不仅指朋友之间,跟父母,跟手足也是如此。每次团聚之后,总要分开,人走楼空,房子气氛立刻回归沉寂。妈妈说,我们走后,房子空落落的,她的心里也空落落的。
现在,我们姐弟四个都有了孩子,又比以前更忙了,回家的时间少了,电话里、视频里聊天的时间也少了。在和绿跟大姐吃饭的那两个小时,是这几年来我和大姐唯一一次最长时间的相处。多么难得,怎不怀念?
我给朋友发微信说,就在和绿吃吧,味道还可以。
04.海白菜
昨天是父亲节,一早,我便跟老公聊起了我们各自的父亲。似乎只有谈到——吃,我们俩才觉得父亲并不一直是严肃的。
小时候,老家有一种咸菜叫「海白菜」,长相神似海带,但比海带的肉厚实,有嚼头。
自从海白菜传到我们村里,我们一家人都爱上了这款咸菜,有时候我会因为吃的太多,嘴角上火起泡,妈妈说必须停掉海白菜才能好起来。我只好忍爱割痛,吃着可以消火的粗茶淡饭,但其实,期间没有一顿饭是不思念海白菜的。
海白菜是咸菜,没什么营养,总归比不上正儿八经的饭菜。
爸爸不爱做饭,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他总是用海白菜糊弄我们:“锅里有馒头,还有中午的剩汤,热热就能喝,还有海白菜,这晚饭,行哦?”(用济宁话念一遍,准能博众一笑,哈哈)
看着爸爸总是一身西装革履的行头,我们知道让他做顿饭,肯定是很难为他,想想有饭总比没饭强,也就原谅了他,我们姐妹几个都是勉强地回他:“行,行,凑活吃呗。”也只有弟弟敢跟爸爸开玩笑,接着我们的话,幽默地讽刺一句:“这饭,真不孬!”
成年后,每次提到海白菜,总会想起爸爸这顿营养单一且又美味的晚饭。有时候,很想再吃一次海白菜,遗憾的是,超市里没有这种菜,更遗憾的是,回老家时,也没有再见到过「海白菜」。
05.酱香小草鱼
爸爸在做饭上面又不都是糊弄的,他也曾给我们做过两三道美食,比如说「酱香小草鱼」,这可以说是爸爸所有菜品中的巅峰之作。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只记得是一个夏天的午后,爸爸从县里市场上买了一提小草鱼,一条鱼只有小孩子的手掌那么大,把小草鱼倒在盆子里,大概地数一数,差不多有30几条。
爸爸穿上围裙,卷起袖口,一个人在厨房里,一条接一条的剪鱼肚,洗内脏,很快就清洗干净了所有的小鱼。等我再到厨房看时,它们已经在大铁锅里被水淹没了,棕色的水面上飘着葱段、姜片,水中央会咘噜咘噜起一些小泡泡。爸爸又放了一勺料酒,撇去浮沫后,盖上了锅盖。
我跑出去看电视,以为鱼儿们很快就会熟,十几分钟后就可以吃了。我来来回回一次又一次地往厨房里跑,看爸爸是不是已经关火了,哎,每一次结果都令我失望地再一次离去。
下午睡了个午觉,起来后我又去厨房看,灶台上的火还在静静地燃烧着,满屋飘着鱼香,爸爸坐在阳台上的躺椅上,摆弄着他收藏的各种酒瓶子。
“爸爸,还没好吗?你都炖了一下午了。”
“好了,一会就好。”
爸爸放下酒瓶子,走到灶台边,用铲子铲了铲锅边和锅底。我在旁边看着,闻着诱人的鱼香,真想下手拿一条尝尝。爸爸铲完锅底,拿起锅盖将锅盖上,然后关火,转过头来对我摆了摆手说:“出去出去,别在厨房里,太热了,鱼晚上才能吃。”
终于等到晚饭时间了,爸爸把鱼盛到海碗里,端到餐桌的中央。我夹起最近的一条鱼,刚搁到嘴里,鱼皮鱼肉连带着鱼骨都碎了,而且小草鱼不光肉有滋味,连骨头都浸满了酱香,好吃极了。我们一家六口人,围着这一碗小草鱼,不到十分钟就吃干净了。
大姐吃着鱼,兴奋地说:“鱼还能这样做啊,真好吃。”
爸爸拿着一根鱼骨说:“这样吃最补钙,鱼骨含钙量高。”
我以为爸爸以后会经常做这种鱼,给我们补钙,可我等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再也没做过。
前段时间回老家,妈妈告诉我,爸爸不再做鱼的原因,是他嫌麻烦。
我晕。
06.羊肉汤
北京有一家羊汤店叫「武圣羊杂割」,那是我和弟弟在北京时,最喜欢吃的一家羊汤店。
它的特色,在我们看来,并不是羊肉多好吃,而是里面的红薯粉条特别合乎我们山东人的口味。
去年冬天去北京,我在北新桥的一家店喝了一碗,感觉口味变了,汤有些咸了,但粉条还是原来的粉条。
今年5月我去北京游玩,弟弟一家正好也在北京。晚上我们在三里屯吃饭,不知道哪根筋错了,我竟然建议大家吃杭州菜!
回济南后,我才想起来那两天在北京,我应该和弟弟再去喝一碗「武圣羊杂割」的羊肉汤,回忆一下当年我们在北京的奋斗时光。
07.糁汤
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我找了新工作。
新进一家公司,除了要熟悉工作之外,还要对周边的小吃和餐馆了解一遍。
糁汤,离公司不远处有一家,很多年没喝过了,一天中午去喝,点了一碗「鸡蛋糁汤」。
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师傅做糁汤的流程,跟老家人一模一样:拿一只空碗,打一个鸡蛋,用一双筷子搅散,然后从大锅里舀出已经熬好的糁汤,一碗鸡蛋糁汤就做好了。
服务员帮我端到桌子上后,我又要了三块钱的油饼。大概是山东各地方的油饼都是一个配方,这家的油饼,我从中吃出了老家的味道。
糁汤滚烫,我需要用勺子舀一勺,然后吹一吹,才能放到嘴里。真好喝,汤也跟老家的味道一样。
每次喝糁汤,都会想起表妹。我跟表妹同龄,曾在同一个城市一起住过半年。10 年前,我俩在济宁的一家餐馆喝过一次济宁地道的糁汤。
那时候,表妹和我都是24岁,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表妹是学霸,从小智力惊人,毕业后就考上了一座省会城市的公务员。我觉得自己也不错,有梦想,业余还会写东西赚稿费,笃信自己未来一定能成为作家。
可是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都还是社会上最普通的人,她每天兢兢业业,职位一直没有晋升,而我,写了那么多好文章,还是没能成为作家。
这十年,是我们不够努力吗?在还没有流行996的时候,我们就已经996玩命工作了,不敢有一刻松懈,这还不够努力?
那天,我一勺又一勺地喝着糁汤,一口糁汤进肚,就意味着有10秒的时间已流逝。光阴似箭,30岁以前,不觉得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30岁以后,竟觉得此乃人生唯一不需怀疑的真理!
真想时光慢一点,等等我,等等我们,不要这么快地让我们老去,很多事我们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梦想还在等着我们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