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过去:找到生活的“高尔夫球”,遇见全新的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教授正在给他的学生上课,面前是一个大大的玻璃罐,他正往里面放高尔夫球。当学生们一致认为罐子已经满了时,他又往里面放鹅卵石,鹅卵石填充着高尔夫球的空隙。当学生们再次认为满了时,他又往里面放沙子。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会和我一样说,这个实验知道啊,都听了好多次了呢!


然而,这位教授通过这个实验要告诉学生什么呢?

当教授最后用两瓶啤酒把玻璃罐内沙粒之间的微小空隙也填满之后,对学生说:我想告诉你们,这个玻璃罐代表我们的人生,把它填充满的高尔夫球、鹅卵石、沙子和啤酒代表着生活中的东西。比如高尔夫球,就代表着那些最重要的东西。那么,你们准备怎么样来填充自己的人生呢?

实验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实验的结果也同样引人深思。

是啊,你可曾想过,在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高尔夫球”,什么是“鹅卵石”,什么又是“沙子”和“啤酒”?你是先用啤酒来填充自己的生活,还是先用“高尔夫球”来填充?

这个故事出自于数字机构 Pogo Studio的董事长尼尔·弗朗西斯的《我们终其一生,只为优雅地告别过去的自己》一书的引言部分。

尼尔·弗朗西斯的人生,因一次中风而改变。这次特殊的遭遇,让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在这本书里,作者围绕个性、自信、个人价值、目标等主题,用故事加启示的形式,对那些困扰我们的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为我们的人生开启了全新的视角。

01透过广角镜头,发现生活的“高尔夫球”

在生活中,时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某个目标没有达成时,我们会特别期待,觉得如果达成一定会很幸福。然而,当我们为之努力许久,一切真的实现后,却并未如想象般幸福,这种现象就是“聚焦错觉”。

聚焦错觉是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很多富人总是以为经济状况是他们幸福的根源,然而,事实上,高收入并不能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在某种情况下,聚焦错觉会导致人们对生活中的事分配不当,在错觉上浪费更多时间,错失那些真正能为我们带来幸福的人和事。

只有找到正确的人和事,把它作为生活中的“高尔夫球”,去花费时间和精力,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那么,该如何克服聚焦错觉呢?

作者指出,人之所以会产生聚焦错觉,是因为我们常常用窄角镜头来观察自己的生活。

窄角镜头覆盖范围小,使物体看起来很近,于是我们关注到的就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这样的镜头下,我们很容易聚焦到那些错误的人和事上,错失那些真正能为自己带来幸福的事。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镜头来观察自己的生活呢?

那就是广角镜头。广角镜头覆盖范围大,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更远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那些能真正为我们带来幸福的人和事,找到自己心中真正追求的东西。

在不同类型的镜头下,生活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我们要透过广角镜头,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活。不要把注意力放到窄角镜头下看到的那些快乐的事上,而要找到自己生活中真正的“高尔夫球”。

就在现在,停下匆忙的脚步,打开广角镜头,凝视自己的生活,找到生活中对于自己而言最幸福、最重要的事,重新出发。

02关闭“美颜滤镜”,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在“照骗”盛行的时代,有多少人在拍摄时能关掉美颜滤镜,把自己最真实的容颜展现在朋友圈?

据统计,中国女性拍照喜欢用美颜滤镜的高达85.4%,照片美化修饰程度达90%。

其实,我们开启的又岂止是容貌的美颜滤镜?

在生活中,“美颜滤镜”无处不在。除了容貌的美颜滤镜,我们也总是习惯性地开启个性的“美颜滤镜”,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向周围人展示出那个我们自认为最美好的自我。

而对于那个脆弱不完美的自我,总是怀着复杂的心情——既希望展现又害怕展现。

然而,当生活中到处充斥着“美颜滤镜”时,你是否还能分得清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美颜滤镜”的过度依赖,恰恰体现出了我们的不自信。

那么,如何做,我们才能关掉“美颜滤镜”,找回那个自信且内心强大的自我呢?

那就是真诚地做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那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自己,那个强大也脆弱的自己。

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缺点和软弱隐藏起来,殊不知,越是隐藏越说明我们的软弱与不自信。

作者说,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自信,就要时不时地把自己的脆弱与缺点展现给周围人。

确实是,自嘲的人往往更自信。

敢于展示缺点,才能正视缺点;敢于正视缺点,才能接纳缺点;只有接纳缺点,才能去改变缺点。

真正接纳自己的缺点与软弱后,我们就会通过专注于自己的优势来强大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

这个过程,是一个让自己从不安全感与恐惧感中解脱出来的过程,当你的内心强大之后你会变得更勇于示弱。

当你勇敢地关掉生活的“美颜滤镜”,向周围的人展示出真实的自己时,你就会越来越自信,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自己的色彩。

03厘清人生盲点,拓宽人生全新视野

找到人生中的“高尔夫球”,开始为之努力,尝试着关闭生活的“美颜滤镜”,使自己越来越自信强大,只要做到这些,是不是就会与那个更好的自己相遇?

当然不是,作者告诉我们,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还需厘清人生的盲点。

如何来厘清自己的盲点?作者引用了“乔哈里之窗”理论。

“乔哈里之窗”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四个自我,分别是开放的自我——自己和其他人都能看到,盲目的自我——只有别人能看到,未知的自我——自己和别人都看不到,隐藏的自我——自己知道但不让别人知道。


作者认为,在这四个自我中,盲目的自我最吸引人,是影响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重要因素。

认清盲目的自我,可以拓宽人生中的一个未知领域,让我们的人生开启另一种可能。

那么,如何才能认识盲目的自我呢?

首先,接受自己也有盲点这个事实。每个人都有盲点,接受这一点,才能静下心来去厘清盲点,从中发现成为更好自己的途径。

其次,找一个有洞察力且自己足够信任的人,让他告诉我们那些自己看不到的东西,帮助我们看清那个盲目的自我。

最后,结识与自己有不同观点、经历或视角的人,通过他们来审视自己一直以来的行为,找出那些让我们不思考就冲动的触发器。

认识盲目的自我,你也许会发现一个自大的自我,亦或一个潜力无限的自我。不管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自我,认识这个别人看到你自己看不到的自我,一定会拓宽我们人生的视野,让我们与那个全新的自己越来越近。


写在最后:

贝纳齐尔结论告诉我们:

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奇迹。

当我们以400万亿分之一的概率来到这个世界时,奇迹就已经创造了。

所以,不论这个生命,在后来的岁月里,取得了什么成就,成为了什么样子,都无需轻视与否认。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那都只是生命的附加值。

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欣赏自己,从生命的意义出发,珍爱自己,敬重自己。

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生命,让生命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别过去:找到生活的“高尔夫球”,遇见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