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适度示弱

        曾看过一个教师的课例,在一节写字课上,他范写的一个字结构不好,被一名学生发现。老师本想立即改正,但看到孩子一本正经的可爱样子,就假装疑惑,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全班学生一下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谁都想说上两句。这位老师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自由点评,学生们七嘴八舌各有道理,并主动重新纠正了老师这个字的写法。因为教师不经意的一个错误范写,把一节本来枯燥的写字课变得趣味横生,学生兴趣盎然。

        深入反思,这节课上老师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学会了示弱。但这个示弱背后,反映的是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们常常认为教师应该博学多才,应该树立榜样,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字字珠玑,我们在学生面前好像无所不能。但是长久的示范、引领,虽然博得学生的赞叹、敬佩和崇拜,却也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质疑思考、挑战创新能力的发展。我们常说要让孩子站在课堂的中央,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我们老师总是以一种知识传授者,真理传播者的形象出现,又怎么能激发起学生的无限潜能呢?当今的孩子思维敏锐,看问题有自己的视角,那么我们教师要从心底里呵护他们的思维力,创新力,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的快乐。作为伙伴,最基本的就是要平等互助,而我们老师的知识储备明显强于学生,因此适度示弱就可以成为我们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有效方法。我们的示弱会将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会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会让他们有学习实践的自信。所以课堂上我们让学生总结板书,让学生帮老师改正错误,让学生帮老师解答难题,这些都是很巧妙的示弱。老师适度示弱的评价也会给学生带来信心。“你读得真好,都超过老师了。”“你的这个观点很特别,老师都没想到。”“你提的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下课后我们查查资料再一起讨论,好吗?”这样的评价相信一定能激励学生爱上学习,不断探究。

      “好的课堂,就是上着上着,老师不见了。”这是台湾著名教育家李玉贵老师的一句话。做一名学会示弱的老师,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成长,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才是生长的课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适度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