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还有多远

昨天朋友圈有同事发了一组公园照片,引来一群人评论和点赞。内容是北京的春天来了,花开了,树绿了。

今天中午同事约我一起去公园探春。还是那个日坛公园,风景悄然绿意盎然。长柳绿垂,鲜花绽开,池塘金光闪闪,鱼儿成群结伴。当然来公园的人群也是成群成片,趁着好时光,莫负春色满园。

遥想今年春节后初来北京,寒冬虽过,冷气逼人,后来又迎来一场大雪,那个晚上银装素裹,雪白的天空配着雪白的地面,树木和路灯之上也挂满了一层薄薄的白衣,迎着红色灯光,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一样,白的晶莹,白的梦幻。

第二次回到北京时,已经是三月了,没有了冬天的寒冷,却少不了秋天般的凉爽,天也回暖,可是春天还是很遥远。不时的冷风,提醒着人们冬天随时会卷土重来。

那个时候我也有时去日坛公园,唯一的绿色就是纤细的竹子,似乎冬天时也抗住了严寒,保持几处绿色。我当时就在想,这个竹子了不得,耐得寒冷,忍得酷暑,一年四季翠绿不变。

今年很少有人谈及春天,因为疫情的频发,让人们似乎看不到春天的影子。加上国际局势突变,油价大涨,股票大跌,很多人都开始为自己的钱袋子发愁。又有几个大厂开始裁员,人们的心头又是一紧。再接着东航飞机事件,再一次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这一年刚开年,国内国外的各类事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轨迹,影响着收入,也把很多人困在一座城市。很多城市相继封城加强管控,后疫情时代下的生活继续是不断与病毒赛跑,从发现到追踪再到封闭式管理,各地政府的响应速度越来越快。

这个春天国家在忙着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人们在忙着做好防护,在工作和生活间寻找新的平衡。最苦的不是人们限制了出行,尤其对于北京这样拥有很多外地人的城市,限制人员进返意味着减少人员流动,更苦的是很多人一时间被恐慌裹挟,不再相信希望和未来。越来越多人感慨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

可是很少有人在反思为什么这一波疫情会这么迅猛,又出现区别大的影响。坦率的说,我去过几个城市,发现每个地方防疫管理各不相同,在疫情没大规模出现之前,很多地方和人们都开始放松警惕,很多人开始摘下口罩,又有很多人在春节时继续依然故我的跨地区回家过年却不做核酸检测。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一波疫情的元凶不完全在大家的松懈,而是这次病毒变异了,传染性更强。不过很少人注意到,这一次为什么会出现病例,传染源是什么,零号病例在哪里。另一方面,病毒变异了,我们的防护手段是否升级了呢,麻痹大意的人群又占了多少呢。

有人可能说这些都是政府的该关心的事,可是我想说这更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关注的事。如果自己都不把这个当回事,心存侥幸心理,那么危险如何杜绝呢。我们的政府已经在努力在保护人民和救治病者。可仍然存在很多地方基础医疗资源和群众意识薄弱,所以才给了病毒再次兴风作浪的可能。其实,很多人都注意到春节及以前在很多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核酸检测能力都比较有限,核酸检测预约难,现场排队慢,检测费用昂贵,检测时间只能白天鲜有晚上的。这些看起来是小事,看起来是医院的责任,其实也反映出我们的防范和应变能力。有的飞机检查核酸才能乘坐,有的飞机连健康码都不看,火车也是如此。公共场合和交通尚且存在不闭环,何况那些私家车和货车,正如西安机场那位走了两天两夜翻山越岭回家的人,居然可以躲过层层关卡,一路走山路不报备赶回家中。这些小问题也都为后来的大事件埋下了隐患。

于是,回到开篇,疫情严重影响了很多行业,交通业、旅游业、服务业受到巨大冲击,由于一些人一时疏忽,然后一座城市小范围或大范围感染,然后城市不得不封闭管理。于是更多人被限制了出行自由,也对收入产生巨大影响。春天,似乎成了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其实最可怕的是,很多城市尽管已经开始封闭管理,但还是不断有新增病例,还是每天有被感染的。在这里我比较佩服成都市,最初节后成都也出现了几例,然后他们迅速把相关小区封闭隔离管理,一开始封闭小区个数逐天增加,最多时有接近10个。可是一周之后基本无新增,并且两周内就控制住了局面,并且14天后顺利解封。这里面的反应速度和精准管理令人称赞。

疫情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如何打赢这场人类生存大战,我们都想一剑封喉,快速打败病毒。而事实上,这次疫情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公共卫生安全靠的是千家万户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病毒的肥沃土壤无他,就是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一旦我们认真的起来,它们就无处遁形,当然这个认真要加个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全员高度重视,而不是表面重视,私下里还是我行我素、逃避自查和检查。

最后,春天会来的,希望永远存在,而缔造希望的人正是每一位热爱生命的人,当然还有国家给我们的坚固的后盾。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天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