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青少年的隐形杀手

父母如何辨别孩子正常的焦虑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区别,心理学家曾列出过青少年心理问题的13个危险信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青少年长期沉默寡言,对别人毫无兴趣。

2、青少年没有同龄朋友,也没有融入同龄群体。

3、青少年的课外活动和周末活动的模式突然改变。

4、青少年我行我素,避开你或其他成年人。

5、青少年老实、温顺、从不追求独立,从不发起活动。

6、青少年在学校的行为(出勤情况或学业成绩)突然变得更糟。

7、青少年经常离家出走或逃学。

8、青少年经常打架和对他人施加身体虐待。

9、青少年与许多同伴发生随意的性行为。

10、青少年经常酗酒。

11、青少年频繁甚至一直陷入焦虑或抑郁。

12、青少年由于过分关注外表而导致体重处于危险的边缘。

13、青少年谈论或威胁说要自杀。

如果以上陈述恰好与孩子有相似之处,家长就要格外引起注意了,有条件地可以先找医生或者学校的心理老师先聊一聊,因为青春期可能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抑郁。

心理学家认为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患抑郁症的个体需要治疗,临床上的抑郁症是不会自动消失的。

如果连续两周出现以上或以下五种症状,孩子就有可能是抑郁症:

1、几乎每天都有抑郁情绪,如悲伤、空虚、想哭或生闷气。

2、对大多数活动的兴趣减少。

3、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

4、失眠或嗜睡。

5、极度坐立不安或动作迟缓。

6、没有活力,慢性疲劳。

7、无价值感或过度的罪恶感。

8、很难集中精力或做决定。

9、反复思考死亡或自杀。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父母这时要寻求专业帮助,而不是尝试自己治疗。最好的方式是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父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抑郁症的复发率很高,极有可能第二次或第三次复发。

另外在治疗期间,父母也有格外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情绪。很多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都有很强的副作用,比如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抽搐、眩晕、或者抑制不住的自杀倾向。所以服用抗抑郁药物的青少年一定要在医生的密切监控下服用,父母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

相关研究确定导致青少年自杀倾向的四个因素有:遭遇情绪困扰,如抑郁或药物滥用;处于压力之下,尤其是学校或关系中;经历家庭破裂或家庭冲突;家庭成员有自杀的历史。以上危险因素越多,青少年自杀的风险就越大。

初三或高三毕业班的孩子,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尤其是成绩比较靠后的孩子或者是自认为付出了巨大努力,却没有得到预期结果的孩子。他们的情绪几近崩溃的边缘,这时任何一点挫折,都有可能成为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谓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父母应格外关注孩子的情绪稳定状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抑郁也决非一天形成的。

就在这个周末班里就出现了有孩子离家出走的事情,原因看似是和父母拌嘴生气,既而摔门而出。其实究其深处,“逼走”孩子的岂止是这个周末的不愉快。那是过去无数个周末不愉快地累积,那是过去无数次不愉快的拌嘴之后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叠加,那是过去无数次爱的缺失抑或缺席……

有人说任何自杀的危险都是在呼救,也许那些平时看起来异常乖巧懂事的孩子的离家出走潜意识里也许不过是希望在压力几近崩溃之时,希望被看见,希望内心的不够确定,不够坚定能得到一定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抑郁——青少年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