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之七——诗人汪曾祺

图片发自App

汪曾祺 以小说 成名,以散文 而广为人知,被人忽略的是他的诗歌。

早 年,他就有过诗歌 问世,是 那种短小的现代诗,比 如 《冬天的树》 《啄木鸟》 《旅途》等,后来好像有所中断,移心他处。

其实,他 最钟情的诗歌形式是 旧体诗,即 绝句、律诗及歌行之类。读一读他的散文集,是不难发现这一特点的。

汪老所写的旧体诗,题材 大致分为三类:旅行诗、题画诗和自评诗。

大概 汪老并没有刻意为诗的意思,几乎 他所有的诗作 都没有诗名,只是 在行文中途自然穿插,故而 在引录时 只做背景介绍。下面 逐一欣赏:

一、旅行诗

我想 先介绍他 《觅我游踪五十年》里的 那首七绝。写诗的时间  是1987年,当时汪老准备去 云南,故地重游的 激动之情 难以言喻,所以 在临行前一天的 晚上,写下 三首旧体诗,这是其中之一:

羁旅天南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

长堤柳色浓如许,觅我游踪五十年。

汪老 曾在云南昆明逗留过七年,对云南的人情风物 多有了解,耳濡目染 之间,已是动了爱慕之情,颇有  以之为家的打算,四十年后重回云南,定然是不胜感慨。

这是汪老很喜欢的昆明翠湖公园。

图片发自App

在《昆明的雨》《花·木香花》等散文中,汪老都写到了一首意境优美的七绝: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这首小诗,我 根据其写作背景私拟了一个题目,即“雨后与德熙往莲花池畔闲步见酒馆院中木香花”,不知汪老见了之后,可会满意?

这就是木香花,我没见过真的,如果见了,也一定会很喜欢的吧。

图片发自App

1982年3月,汪老去四川旅行,参观了杜甫草堂、三苏祠和升庵祠等人文迹地。其中,游览三苏祠  和升庵祠 以后,汪老都有诗歌留下。这两首诗  写得都很妙,既有对前代才子人生经历的概括,又写出了  对他们的钦佩与缅怀之情。

当日家园有五亩,至今文字重三苏。

红栏旧井犹堪汲,丹荔重栽第几株?

如果 要去三苏祠游览,你  会选什么季节?看看下面两张图,做个选择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桂湖老桂发新枝,湖上升庵旧有祠。

一种风流谁得似?状元词曲罪臣诗。

升庵祠是后人纪念明朝才子杨慎所修建的祠堂,在四川新都桂湖边上。

如果你去了升庵祠,可以一边哼着《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边参观古迹,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图片发自App

再分享一首杂言体的《天池雪水歌》,来自散文《天山行色》,是 汪老于1982年9月去新疆旅行后所做。文中  对天池美景 大加赞扬,壮丽景象  当前,文句 已 不足以表达 其 惊叹之情,故寄托于诗歌,于是就有了这首诗。诗比较长,但很好懂。

明月照天山,雪峰淡淡蓝。

春暖雪化水流澌,流入深谷为天池。

天池水如孔雀绿,水中森森万松覆。

有时倒映雪山影,雪山倒影明如玉。

天池雪水下山来,快笑高歌不复回。

下山水如蓝玛瑙,卷沫喷花斗奇巧。

雪水流处长榆树,风吹白杨绿火炬。

雪水流处有人家,白白红红大丽花。

雪水流处小麦熟,新面打馕烤羊肉。

雪水流经山北麓,长宜子孙聚国族。

天池雪水深几许?储量恰当一年雨。

我从燕山向天山,曾度苍茫戈壁滩。

万里西来终不悔,待饮天池一杯水。

图片发自App

其实,还有好多。比如他去湖南索溪峪旅行时写下的游览黄龙洞和宝峰湖的诗,去云南参加泼水节写的诗,《湘行新记·桃花源记》里的吃擂茶诗和咏修竹诗,在昆明喝茶吃美食的诗,等等。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二、题画诗

抄录一首汪老给张抗抗题画牡丹的诗,聊为例证:

看朱成碧且由他,大道从来直似斜。

见说洛阳春索寞,牡丹拒绝著繁花。

图片发自App

三、自评诗

这类诗也有好几首,最有代表性的  应该是这一首  《中国作家》 封二所收汪老画作的自评诗了。

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

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

或时有佳兴,伸纸画芳春。

草花随目见,鱼鸟略似真。

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

一个性情平和谦逊,耽爱 诗画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这不正是 汪老 自己一生的写照吗?尤其是 那句“人间送小温”,更表达 出了他老人家的人生理想。

这样可亲可敬的一个老人,是多么值得我们爱戴啊!

图片发自App

汪老旧体诗的功力 其来有自,他的祖父 汪嘉勋曾中过 清朝拔贡,写得 一手 好八股,幼年时的汪曾祺曾在祖父的调教下 打下了很好的古文底子,后 又跟父亲的朋友 学习桐城派文章。这一切 功夫,对他日后  写文作诗影响很大。

长期的积累,环境的熏陶,一颗 诗心  就是这样炼成的。你我后辈,及时当勉励啊,岁月是不会为谁停留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汪曾祺之七——诗人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