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到底有啥意义?

同样是国庆,高手是怎么度假的呢?来看看。

图片发自App

见:吴军老师,得到专栏,著名作家,先后开设《硅谷来信》和《吴军的谷歌方法论》两个日更专栏。同时,他还是硅谷著名的投资人,麻省理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学术顾问和校董等,还有时间去听欧洲那些最重要的音乐节,去阿拉斯加拍摄北极光等等,身份、标签各种的背后,他是如何把人生,活出这样的广度和深度?因为旅行。

很多人认为,自个总是没时间休假,有两个误区:

1.其实没有人重要到什么事情缺了他,就不可以运转了,自己每日看似必须做的那些事情,其实很多都是可有可无的。
2.没用的事情做得太多了,以至于该做的事情没有在更少的时间里做完。

为什么要旅行呢?大都认为,“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本身没有错,但是有点夸大其词。平心而论,读完万卷书,可能真比行万里路收获要大

认知学上,可以把知识的获取归纳为三种:亲身感知、他人告知和逻辑推知

逻辑推知是人类新知的来源,遗憾的是每一个人一辈子能通过这种形式得到的新知其实很少,因此前两种形式就特别重要。读书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第二种形式,而旅行属于第一种。

旅行的第二个好处是,帮我们走出自己平时生活和工作的圈子。 无论是在热力学中,还是在信息论中,一个封闭系统都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变得越来越无序。而破局的关键就是打破封闭系统,引入负熵,这个负熵在热力学中你可以将它理解为能量,在信息论中理解为信息。无论是哪一种,都要走出封闭的圈子。

比如,高更(Paul Gauguin)在大溪地的经历让他创作出不朽的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方去》。

旅行的第三个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自己。 世界是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能够看清自己。当然,大的世界比小的世界更能让我们全面地了解自己,不仅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想法,也能了解我们的能力。

比如,如果大家一同出游,杂事特别多,需要很多人参与组织和协调工作,这其实是年轻人锻炼能力和显示才能的机会。

怎样旅行才能收获比较大呢?简单地讲就是要记录,要记录自己的想法。 任何人出门旅行,一定会有想法的,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成为了人生的阅历。 每年花个一两周时间,获得旅行的享受和收获,还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感:自己本身就是个爱玩的人,梦想着有一天走遍世界各地,旅行自然成了自己的践行原则,总是沉醉在旅行的途中。

读万卷书,还相差甚远。行万里路,却践行的不错。对于旅行的意义,也能感同身受吴军老师的说辞,很少受到时间的困扰,最主要的还是金钱的局限,有点尴尬!

思:拿我做的亲子研学来说,为什么国家要求研学旅行要深入推进?也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走入大自然,走到实地,去见到,触碰到,感知到所谓的道理和逻辑。从这个角度来说,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要重要的多。

坐井观天,难知天地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孩子们而言,见到,摸到,做到,真的比知道要重要的多。

行:很庆幸,自己专注在亲子研学旅行上,能陪儿子,带孩子们,一同走进大自然,去天地间撒欢,成长,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行到底有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