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之光》读书笔记-3.3.4 如何思考内容的“组织”与“流通”

这是一个不仅关乎运营,也关乎产品设计的问题。

1、构建内容的组织框架


构建内容的组织框架



(1)第一层:单篇内容的组织和标准建立

从最底层的角度出发,对单篇粒度进行标准规范,一方面可保证用户在内容消费时体验稳定;另一方面可树立内容生态的个性风格,提升识别度。

(2)第二层:相关内容的聚合

这一层通常是内容运营的常规手段,通过专题、话题、相关推荐、定期精选等手段,人肉制作内容专辑。这里好的地方是,用户可以依据聚合的主题,直接进入一次性消费多个内容,短期内提升集中消费效率,也放大内容的价值;不好的地方是,这样的内容专辑与运营的主观判断直接相关,在选题上具备一定的判断风险,且在内容选择中运营难以保证完全通读了解。

(3)第三层:整体内容的导览和索引

这一层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设计到产品了,相关的手段包括分类、搜索标签和信息流。这一层可以建立内容消费路径,提升内容消费效果,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这一层的实际操作,相对直观基础的是标签体系的创建与调整,再将这套标签应用到分类场景、搜索场景与信息流算法推荐场景。

到了这一层,产运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地迎合用户的主动访问行为,包括“闲逛”(适合信息流)与“目的导向”(适合分类和搜索等)。需要从多个不同维度去考虑内容的组织,不同的方式来服务和满足不同的用户行为。

(4)第四层:核心拳头内容的呈现

作者总结是能传递内容调性、建立内容识别度与品牌认知,而举例的手段则是资源位和推荐位。如何把资源位展示做出个性?

2、促进内容的流通

应用场景:在内容存量较多的时候,通过人为干预或产品机制,促进内容流通,提高被消费效率。

定义:有了一定的内容存量,使用某些方式让其流动起来,以展现在用户面前,达到被发现和被消费的目的。

维度:对内流通、对外流通

(1)对内流通——产品内部,与用户匹配

a、内容运营人员的人为干预和组织:页面更新、内容推荐

b、算法智能推荐:适用用户体量大、个性化需求多的内容类产品

c、依靠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场景通常是关注的人点赞、评论、关注和转发,会推送到用户信息流。适用已有用户关系链、或消费习惯高度依赖“人”背书的内容类产品。(问题:怎么引导用户行为的产生?)

(2)对外流通

a、产品机制、运营手段鼓励用户自发分享到第三方平台

——核心是内容质量,额外助推力则包括产品体验和激励机制

b、运营人员主管挑选分享到第三方平台


什么样的问题是一个可以得到大众关注和回答的好问题呢?

“什么是”系列、职业向导系列、“正误成败”系列、“如何做”系列

为了让我的内容能被更多人关注和消费,我在知乎站内能做的事情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下。

(1)添加合适的热门话题标签,它会帮助我的话题进入一些热门的分类中,从而得到更多的关注。

(2)善用邀请知友回答功能。

(3)如果回答老问题,考虑回答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关注的问题。

(4)如果建立新问题,问题应包含尽可能多的关键词,并参照第一部分总结出来的四个好问题的模式。

(5)在合适的地方加入链接,比如在夫妻题、导航性问答中添加链接。

内容运营的生态循环


循环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营之光》读书笔记-3.3.4 如何思考内容的“组织”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