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两路分,可惜难兼行。
游子久伫立,极目望一径。
蜿蜒复曲折,隐于丛林中。
我选另一途,合理亦公正。
草密人迹罕,正待人通行。
足迹踏过处,两路皆相同。
两路林中伸,落叶无人踪。
我选一路走,深知路无穷。
我疑从今后,能否转回程。
数十年之后,谈起常叹息。
林中两路分,一路人迹稀。
我独选此路,境遇乃相异。
——— 罗伯特*弗罗斯特
选择不同,命运自然不同.
—— 007er 高冰
今天每个人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最典型的就是A和B的选择题,比如
是在大公司做中层,还是在小公司做高层;
是去国外进修深造,还是留在现有的平台施展抱负;
是继续留在夕阳行业借助现有的资源寻找机会,还是转型挑战新兴领域;
不管你选择了哪个,最怕的是,当选择的道路不尽人意,你会感到后悔。
所以,你要解决的问题是:
哪个选择发展好?怎么选才不后悔?
不过,你这样比来比去,是比不出个所以然的。你会拿A选项的好处,跟B选项的坏处比。你还会那B选项的好处和A选项的坏处比。这就好比:买房子,买郊区的大房子怕不方便;买了市区的学区房又怕不舒服。这么比来比去,思绪就越来越混乱。
今天我要分享一个最简单被说烂的比较方法:
『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敲黑板)
算算A选项和B选项的利,哪个利你更想追求?
算算A选项和B选项的害,看哪个害你更能承受?
这个比较法的核心是,不要比较当下,要比较未来。
以职业发展为例:
职业发展好不好,要看未来3年,而后悔, 也经常发生在3年以后。
所以,你需要思考下面这三个问题:
1. 假如你选择A,3年后混到最好会到什么情况?
2. 假如选择B,3年后混到最好会到什么情况?
3. 这两个我更想要哪个?
比比看,自己更想要哪个?
著名生涯规划师马华兴谈及在谋求职业发展时,需要思考三个溢价:
1.如果一个行业正在发展,规模在扩大,那最划算的方式是留下来,跟上发展,这样能获得“行业的溢价” 。
那么,类比你目前所在的行业,在中国是否是扩大规模时期,你可以看看你公司的业绩报表,是否在高速增长。如果高速增长,你留下,会获得行业发展溢价。
2.如果一个企业,是酷酷的企业。那你在这个企业里坐稳一个位子,也能带来 “身份和人脉的溢价” 。
怎么判断这个企业是不是酷?不要自己判断。因为你在这个企业已经待好多年了,容易审美疲劳,你可以问别人,当你提到你们企业的产品,你们企业的名头,你的身份时,他们是什么感受和评价。
3. 你现在的工作,是不是让你做起来很享受。如果享受,你就得到了 “精神溢价” 。
你可以体会一下你现在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哪些任务你很享受,哪些任务让你痛苦,那些让你痛苦的,能否授权出去。
如果这三个溢价:行业发展溢价、身份溢价和精神溢价,你都拿到了。你需要做的比较是
这三个溢价,跟你去追求深度学习、开阔眼界的溢价相比。哪一个更加值得?
做完这个比较,你还要比较一下后悔的可能性。看看哪种后悔更加不能忍受:
1. 假如我继续在这个公司做下去,3年后我后悔了,是个什么情况?
2. 假如我转型进入新的领域,3年后,后悔了,是个什么情况?
3. 这两种后果,我更受不了哪个?
选择自己更能承受的那个。
比如,转到新领域2年后,发现当年同起点的小伙伴发展得比你更好 而感到受不了;
还是老老实实继续干下去,发现工作日益重复无聊更受不了?
选择看看自己更能够承受哪个。
这样一来,困惑就慢慢转化成了提问,你会意识到,大部分人的“纠结”不是选择本身的问题,而是信息量不足的问题。
你可以找找你想要进入的新领域的那些人,他们的职业选择是什么?是不是能支撑你的想象?
对于未来的想象里,你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是没有新领域的经验?是现有的职业缺乏挑战?哪一个是你不能承受的生活?
其实,只要前面讲的那些都信息齐备了,答案也就自然浮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