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顾玲 分享第1458天(20210213晴)

日常行为习惯包括了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学习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生活习惯是学习系统得以运转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都比较完善,也很难获得优异成绩。

将试卷分门别类整理好,课本有序摆放,等等,虽然是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往往会成为影响孩子实现高效学习的制约因素。

与学习息息相关的学习习惯自然更为重要。可有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却无意识地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有的孩子做题时不喜欢动笔,因为他们从小就懒得动手,很多事情都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帮忙代劳。这造成很多孩子严重缺乏动手习惯。这种意识也会影响做题习惯。这类孩子在做题时,尤其是看到文字多的题目时,通常习惯用眼睛看题,在脑中验算,用短时记忆来加工,而很少动笔摘录要点以提高思考效率。这样的行为习惯常常会让孩子出现马虎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出现解题障碍。

有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抄写笔记,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抄写,甚至是反复抄写,但是往往很少记住抄下来的内容。许多成年人不了解学习过程中内隐的思维表现,只能从学习的表现上去评价孩子,比如,写了多少字,字迹是否工整,写了多长时间,只要看到孩子的学习时间,学习数量足够多,家长就会表扬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为了获得更多表扬而过度追求学习的数量和时间。这些早期被强化过的孩子总会不自觉的关注学习的数量,通过反复抄写去尝试掌握所学内容。

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估计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不良学习习惯。这些孩子有的习惯一边学习一边玩,有的喜欢一边学习 一边看电视,这样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会使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完成作业,还会引发学习分心。

孩子不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家长普遍担心的问题。为了保险起见,家长大多都会选择将孩子送去上辅导班。家长有一种心理认为,孩子只要进了辅导班就会认真学习,自己不必再费心安排孩子的生活,也有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参加辅导班的孩子也有一种心理,觉得自己去上辅导课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努力学习了,既然父母安排的课都上了,成绩再不理想,父母也没有办法责怪自己啦,如此一来,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会越来越把学习寄托在课外辅导班上,而忽略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很多孩子慢慢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了解了孩子学习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要尝试着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并且持续引导孩子体验正确的可操作性程序,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怎么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