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荣耀:为什么努力工作很多年之后,自己依然被当作炮灰?

一,一种普遍现象,被“暗示”的迷失自我

有没有人曾经用这样的一段话形容你?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且你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但是还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的内心,有时候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是不是感觉说这段话的人很懂你呢?实际上,这就像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而像这种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这种现象被称作巴纳姆效应。

容易相信这种话的人是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也就是对于自己的选择的判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容易在工作中迷失自己,在工作中,明明很努力,也很有抱负,但结果却像被什么给控制了一样,有一个不能逾越的屏障。似乎对于自己人生的控制,不在自己手中,自己的命运总是被别人左右着。

二,平凡的荣耀,不被认可的努力工作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如同《平凡的荣耀》里的吴恪之,只要能为公司带来利益,宁愿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也要将事情做好。原本已经付出过很多的努力,就差临门一脚,结果却成为了别人的垫脚石,把到手的果实给了别人。本想也想得到领导的爱护,结果给到的项目都是垃圾项目,甚至要完成绝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为什么努力工作很多年之后,自己依然被当作炮灰?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被问到你的梦想是什么,大部分人的梦想都是变了又变,甚至有的人长大后就没了梦想。很多时候,那些仰头看向的梦想,只能被称作是“梦和想”。因为真的只是梦了,只是想了,却从未为其做些什么。

特别是,这个梦想真的是自己的梦想吗?就如同《平凡的荣耀》里的吴恪之,那么努力地为公司的整体利益而努力奋斗,看着公司从小变大,并且切身投入到为了将公司做好而奋斗之中,比谁都拼命,比谁都敬业,而老板依然不买账,依然将他看作是劲敌,看作眼中钉。

三,为什么大家都拿努力工作这个相似的梦想作为自己的梦想呢?

说到底,梦想是一种情感诉求。而努力工作正是实现这种情感诉求的必经之路。像迪士尼爸爸罗伯特·艾格,用他45年的职业生涯告诉我们,一个人努力工作是多么的伟大。然而为什么同样的梦想,结果却大相径庭呢?

实际上,梦想,应该是体现你的价值观,并且你能遵循它,并为之努力,以此能够寻求到你最想要的人生和自我。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愿,比如在自己的十八线小县城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以结婚生子,可以不被债务所困,可以种一亩田地春华秋实。这些朴实的梦想实际上也是梦想。梦想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能够让你感受到有意义,感受到自己活着的价值,感受到被尊重被满足,这就足够了。

如果一个梦想不能被为之付出行动,不能让你感受到跟随你心,那么这个梦想便不是你的梦想,更像是别人的梦想。就如同文章开头的那段文字,看似适合所有人,但实际上,并不能从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所以,没有经过自己吸收、接纳的东西,不能称之为自己的想法。没有为之努力的梦想,也不能称之为自己的梦想。唯有为之努力,付出行动,在路上,这个梦想才能够真实的属于你。

就如同,吴恪之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那个自己带了十多年的大公司,白手起家的他依然动力十足,为自己打拼的日子更让他活出自己的色彩,让别人看到他的辉煌。

如果,此刻,你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相反,你过多地关注了公司的理想,和领导们的想法,你就容易忘记自己的职责,也就会因为目标模糊而迷失了自己。

所以,请一定记住,将领导的理想为理想,将自己得不到也做不到的理想为理想,就容易看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想,与其等待公司壮大,不如让自己的壮大来为集体发展增加活力和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凡的荣耀:为什么努力工作很多年之后,自己依然被当作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