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藩王叛乱,为什么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而建文帝(转载)

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都是藩王起兵叛乱,为什么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先从对手的角度来说。

七国之乱时为首的是吴王刘濞,刘濞是刘邦的哥哥刘仲的儿子。刘邦当皇帝后,封刘仲为代王,匈奴进攻代地,刘仲打不过匈奴,就逃到了洛阳。刘邦因为兄弟的缘故,并没有加罪于刘仲,只是将他降封为侯。英布叛乱时,刘仲的儿子刘濞时年二十岁,从征英布。消灭英布之后,刘邦想封一个刘姓子弟在当地镇守,但当时他自己的儿子还都年龄太小,都不合适,所以就封刘濞为吴王,镇守吴、会稽一带。

刘濞镇守的吴地北边是楚国,南边是南越,东南是东越,都不是太需要打仗的地方。所以,虽然刘濞一直积累粮饷,到六十二岁才起兵造反,但实际上他的军事斗争经验并不充足。叛乱开始后,曾有下属提议从长沙方向进攻南阳,再沿武关道进入关中,直奔长安,也有人建议他如果遇到抵抗,不要过多纠缠,就绕过去,直奔洛阳,先占据洛阳。结果他都未能采纳,一直在围攻不肯投降的梁国。

从血统上说,刘濞是刘邦的侄儿,而刘邦的子孙在世的还有很多,帝位远远轮不到刘濞来问津。无论是文帝时期他和朝廷一度关系紧张,还是到景帝时期公开造反,和刘邦的子孙相比,他的血缘关系都要远很多,并没有什么正当性。他唯一能够用来动员各地的诸侯王参与叛乱的,实际上就只有朝廷要削藩,削减诸侯王的封地,以共同的利益把其他诸侯王捆绑在一起。

朱棣就完全不同了。朱元璋当皇帝平定全国之后,就在北方和蒙古残余势力接境的地方,分别分封了秦王、晋王、燕王和宁王四个王,在朝廷派兵出征蒙古的时候,经常会让军事能力突出的晋王和燕王领兵,都护诸将。而到燕王起兵叛乱的时候,秦王和晋王都已经死了,朱棣又马上乘其不备,偷袭了宁王。所以,朱棣本身的军事素养和经验都是比较充足的,对朝廷主要将领的基本情况也比较了解。

从血统上讲,按照朱元璋原来确定的继承顺序,在太子死后,那么下面就应该依次轮到他后面的儿子,也就是秦王、晋王这两个嫡子,而秦王和晋王都在朱元璋还在世时就已去世,那么按照朱元璋确定的原则,无嫡立长的原则,年龄最长的恰恰就是朱棣。只是因为朱元璋特别疼爱朱标,所以朱标死后,才又临时确立朱标的儿子建文帝为皇太孙,成为皇位继承人。也就是说,朱棣本身就是有皇位继承权的。

再从朝廷的角度来说。

汉景帝继位时已经31岁了,又做了很长时间的太子,所以政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也比较成熟。而在靖难之役发生时,建文帝年仅21岁,还比较年轻,又长期生长于深宫之中,社会经验和政治经验都很缺乏,军事斗争经验更加缺乏。

即便如此,汉景帝在七国之乱之初,也出现了政治判断上的失误,以为可以以政治上的妥协来平息叛乱,先是按照袁盎的意见,诛杀了提出削藩建议的晁错,以堵塞七国之乱的“诛晁错,清君侧”的理由,甚至一度同意袁盎的意见,愿意承诺把已经削减的各诸侯王的封地再还给各诸侯王,以此来平息诸侯王的愤怒和叛乱。在绥靖政策失败之后,才分别派兵遣将去平定叛乱。

在对付叛乱的策略上,汉景帝对周亚夫是完全信任的态度,梁王在受到吴军的围攻后,周亚夫也坚持不派兵救援,而是长围久困,分兵骚扰和袭击敌后,切断叛军粮饷供应道路,然后坐等叛军在坚城之下逐渐疲敝,梁王甚至派人到宫中向太后哭诉,周亚夫也不为所动,朝廷也并未强硬要求周亚夫出兵,更没有因此而临阵换将。

建文帝倒是没有想过退缩妥协以平息燕王的叛乱,而且燕王叛乱始终没有得到其他诸侯的响应,朝廷只需要一心一意对付燕王就行了。朝廷一开始任命耿炳文为主帅,讨伐燕王,其实耿炳文的策略和周亚夫一样,都是先立足于做好防御,防止叛乱蔓延到其他地方,逐步封锁,压缩其活动空间,待敌自弊。但因为初战有几次失利,建文帝就改变主意,又任命李景隆为主帅,主动出击,结果反而被燕王击败。

其实从双方的形势来说,任何时候,朝廷一方都输得起,而叛乱的一方输不起。叛乱在初起的时候,都是兵力不足,地盘比较小的一方,是弱势的一方,所以他们必须集结重兵寻求与朝廷军队进行主力决战,击败朝廷军队后才能打开局面,扩大地盘和政治影响,劫掠州县获取钱粮以支持战争。所以朝廷一方只要做好防御,让叛军无隙可趁,无法扩大地盘和劫掠,用不了多久就会粮饷断绝,内部出现内讧,很快就会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样是藩王叛乱,为什么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而建文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