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向死而生
人生如花,花开花落终有时。
在花落的那时,或许坦然,或许恐慌,但我们都会面对死亡。
中国人,忌讳谈死,如果不是真的大限已到,没有人愿意思考死亡这件事。
就像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
缺少了死亡教育,中国人就像某些学者所说,像一个经济动物,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所以,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就是最好的老师。
01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
“死”字仿佛天生带着晦气。
电梯,手机号,车牌号......所有的地方都在尽量的避开和“死”相谐音的“4”。
太平间,火葬场,殡仪馆,所有和“死”相关的地方,都不在人们日常的交流中出现。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接触不到死亡,家长会想尽一切办法,用“走了”“没了”来代替“死了”。
我们害怕死亡,所以选择了避而不谈。
陈坤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自己的人生第一课,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
那年我七岁,第一次面对了死亡,外公因直肠癌去世了。
在外公最后的时刻,家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连平时爱吵闹的弟弟也被这气氛影响变得安静。
我清楚地记得,外公躺在火葬场的铁板上。当火化炉打开门时,熊熊的火苗从炉中猛然蹿出。
伴随着家人惨烈的哭声,外公的铁板越来越接近炉门。我眼睁睁地看着火苗扑向外公,听见炉门关上后的撞击声。
之后连续十多天我不能讲话,也不怎么吃东西。我被死亡的恐惧包围了,只记得我坐在家门口的槐树下,想着我们什么时候会死,被烧时痛不痛,还有妈妈的哭声。
多年之后,我看了一本书——《西藏生死书》。它里面讲到一个小故事:
一个妇人的儿子病逝了,她伤心欲绝,求佛陀让她的儿子复活。
佛陀说:“你到城里去,问一户没有亲人过世的人家要一粒芥菜子给我。”
妇人很高兴地去了,但沮丧地回来。
佛陀问她:“你带回芥菜子了吗?”
妇人说:“我问了很多家,可是每户人家都有亲人过世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触动很大。它告诉我,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谁也逃不过,所以你必须去接受它。
在人生的选择题里,死亡是必选项。
无论我们如何逃避,这个选项必然会被触发,甚至是不定时的随机触发。
很多绝症患者在被问到“是否会害怕死亡”时,绝大部分的人还是会回答害怕,但他们也会更加乐观的说“我还活着的每天都是赚来的。”
心怀感恩的面对每一天,这就是对死亡最好的态度。
就像电影《萤火虫之墓》里说的那样: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只要我们足够坚强,足够乐观,死亡也是可以坦然面对的。
02
只有体验过死,才能更好地生
面对死亡,洗净人间繁华之后,所留下的才是你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
李开复在和癌症抗争之后,也说:“这一场大病,把我推到生命的面前,一次次地质问:脱去这些虚名与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些什么?”
向死而生,我们才真的明白生命的可贵。
前段时间回顾《奇葩大会》才第一次的了解了一个新鲜的场所“死亡体验馆”。
原来这种“模拟葬礼”,在国外早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丁锐是国内第一个开“死亡体验馆”的人,他在节目中,谈起他的初衷。
“死亡体验馆”不是鬼屋,它是让你在面临死亡的时候能够好好告别,能够找到一个空间,安放你的寄托。
能够好好地谈论死亡。
丁锐给分享的一个故事,让我特别动容:
有一对夫妇去他们馆,游戏的时候,男人先淘汰,淘汰在那里就意味着死亡。
他的妻子说,我也要跟他一起走。
可是丁锐说,死亡是孤独的,走了就是走了。但女人坚持要一起走,最后丁锐同意了她的请求,并让她先躺上传送带走了。
看着躺在传送带上渐行渐远的妻子,男人哭着大喊:我爱你我爱你。
原来,妻子早已得了癌症。她说,不想等自己死得那么难看的时候,再来跟老公告别,希望老公记住她最美的时刻,所以他们来到了这个体验馆。
死亡没有预演,一切都猝不及防,所以我们会慌张,会恐惧。
但当你真的直面了一次死亡,那也就真的明白了我们为什么总说要活在当下了。
就像海德格尔说:
向死而生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死亡面前,名利都成了虚无缥缈的存在,唯有爱,健康和亲情才是生命永恒的主题。
生亦死,死亦生,生死不过是人生中平凡的存在。
03
比死亡可怕的是,从未精彩的活着
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永远满目疮痍的活着,看不见未来。
死亡,每个人都会面对,我们之所以对它心怀恐惧,是因为我们从没有下定决心,好好的认识它。
但人生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千百种选择,人生的绝望是比死亡还要可怕的存在。
2012年,心理学者陆晓娅,在北师大开设了“生死课”,教导学生认识死亡,认识生命。
一开始,她并没抱什么希望,因为中国人太忌讳谈论“死”了,“没想到来听课的学生会这么多。”
她对“生死课”的作用本来也没抱什么希望,但没想到它的作用竟然会这么大。
“陆老师,上了这个课,我重新拿起了画笔。”“陆老师,我去报了个架子鼓班。”
有一位学生,学了别人很羡慕的专业,但她自己却很抑郁,觉得毫无意思。上了“生死课”后,她学起了烘焙面包。
烤得非常漂亮,还教给许多人。
她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我找到了自己参与世界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
去画画不一定要成为大画家,去学架子鼓不一定要成为伟大鼓手,去学烘焙面包不一定要成为糕点大师,而是因为那里有他们的生命热情。
“我为什么要开设‘生死课?,就是想通过讨论死亡,帮助学生找到热情所在。”
活着,只是人生的基础,在这基础之上,我们更该思考的,是如何活着。
活着的时候,我们害怕失败,害怕非议,害怕无法坚持,但在临近死亡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事,是我们到死都还有着那么多遗憾。
胡适曾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
死亡总在不经意间到来,生命如此的短暂,我们都该为了自己,好好的活下去。
坦然的面对死亡,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在死亡之前,我们该如何活,这才是认知死亡最本质的目的。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生死不过平常。但我们必须谈论死亡,因为它会让我们更好地生。
死亡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同的只是一颗充实的心和一颗空虚的心的差别。
所以有衣有食,有爱有情,不要追求太多无用的欲望,好好的完成自己每一件想做的事,便算是没有辜负了这一生。
愿我们都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畏将来,不惧生死,努力将生命开出最美的花朵,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