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闲扯教育

  说文解字:教,形声字。在商代甲骨文中,“教”的初形是从攴(pū),爻(yáo)声。攴为表意的形旁,表示手持杖进行施教。

 头条号有解释: 施教干吗要拿杖?为了敲打呗。屡教不改便要敲打敲打让长记性。手执杖或鞭子“教”人,最初大概多用在奴隶身上。可是,相较于教训奴隶劳动,对儿童进行全方面教育则更为重要,后来,为突出教育儿童的意思,便在其表音旁爻下加上了“子”,所以,“教”这个形声字,表意的形旁有两个,其一为表示敲打的“攴”,其二为表示接受教育的主体“子”。

教,有指使的意思,更有主体被迫的意思。不是主动的被迫必然不好受,所以强制执行是“教”的行为体现。看说文解字中甲骨文的解读,意思性吻合,还要动手敲打,更有敲打的工具。最初就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生存或为人的技能,必须学会某些技巧做好人或者自己家族基因的延续。这个角度来看根本上也是人的或者动物的自然属性。有了人类语言之后很明显拿工具动手教育,逐渐干不过说服教育了。但是单一的说服不管用怎么办,还是有恢复到工具惩戒,两者教育不矛盾,两者结合、配合,方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教”从孝声。就孝声,还有人做“孝文化”讲,认为中国的教育传承的是一种孝道文化,承上启下,如果没有孝,也就没有教,教之道,乃是孝之道。受教育也是孝道的体现么?应该有这个意思,不反抗顺应父母意愿本身就有孝道的意思。现代来讲教育延续到学校,延续到班级就不能惩戒,这样对么,能教育好么?如果说学生不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这不胡扯的么?



所以,在中国传统私塾教育或家教中,在学习过程中偷懒懈怠或犯了错,被先生打手板被父母大人打屁股是最寻常不过的啦。犯错就要略施惩戒,以戒下次再犯,与说服教育相结合一点都不矛盾。

对“教”的解析还有一说:这种解字法显然犯了以简化后的现代汉字字形解析汉字字义的通病,若“教”的左旁为“孝”,那作为形声字,难道“教”只有表意的形旁没有声旁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