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一部立着的史诗》是唐荣尧老师耗时十六年,对贺兰山不间断科学考察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所著。为此,他夜读千册,脚穿百谷,跋涉十余万公里,溯古追今,力透纸背,从历史、地理、宗教、人文等多个视角,挖掘、还原史诗般的贺兰山。
选用这本书作为第十二期阅享读书会的分享书籍时,一度犹豫不决,恐于自己瘦弱笔力,不足以表达这份历史文化的厚重、自然科学的厚重,以及唐荣尧老师给予这本书的厚重。转而,作为土生土长的阿拉善人,对贺兰山的无限深情驱使我放下忐忑,手执拙笔,走进贺兰山那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一
巍巍贺兰,亘古绵长。未曾料到,贺兰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考察,是由俄罗斯人完成的。150多年前,一位叫普热瓦尔斯基的俄罗斯探险家,用带来的望远镜、枪弹、药品等,敲开了防护重重的“阿拉善衙门”。 世界上第一个贺兰山雄鹿标本,经他之手,远行至俄罗斯珍存。从此,贺兰山的神秘面纱逐渐被科考者的脚步揭开。
秦仁昌,第一位出现在贺兰山的中国现代植物学家,于1923年春,随同甘蒙科学考察团,从哈拉乌沟进山,发现并采集到67种植物标本,其中一套被保存在美国斯密森研究院。1933年8月,中国现代植物学家夏维英来到贺兰山,采集到了近100号植物标本。
贺兰山里,深藏着野生动物园。那些精彩纷呈的动物岩画,那些活跃于沟谷崖间的岩羊、蓝马鸡、荒鼠、狼、秃鹫、雄鹰等,构成了一个原始、立体的动物生活卷轴。早在五十年代,中科院两次组织的科考团顺带考察了贺兰山,之后便是1983年至1985年,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们千里迢迢奔赴贺兰山,进行了正式的、大规模的、系统性和突破性的科学考察,记录下了贺兰山里179种脊椎动物。
对于贺兰山下宁夏平原的历史发展变迁,作者作了浓墨重彩的详述。您知道中国水渠博物馆是哪里吗?宁夏平原的古渠建有2000多年的历史,渠系交错纵横,长达1000多公里。假如当时延伸百余公里,引渠巴彦浩特,我们的家乡是否更加绿意葱茏?作为银川市的常客,熟知唐徕渠,却从来没有将它和唐朝联系在一起。千百年来,唐徕渠水浩浩,穿城而过,浇灌出了一个绿浪万顷的塞上江南。 五六十年代,三线建设的潮流,军工企业的兴起,数十万计军民从全国各地奔赴贺兰山下,铸铁炼铝,屯垦戍边,成为青铜峡铝厂304、西北轴承厂的前身102、灵武农场和前进农场的建设者、见证者。
我的大姐、姐夫就在304工作。八十年代初期,我和妹妹第一次坐火车去了304。初见铝厂,给我的印象是新奇、富裕、壮观。方圆几公里内,各种粗细不同的管道纵横相连,机器声轰鸣不断,高大的烟囱白烟滚滚,周围却是满目土褐色,一片荒凉。当时的304效益非常好,生活设施也完善。大姐一家住着带有套间的家属房,带领我和妹妹参观厂区和游乐场,去职工食堂吃香甜酥软的各样烤饼,去职工澡堂洗澡。我的两个姐姐在铝厂子弟学校上过初中,学校时常敲锣打鼓,组队把喜报送到大姐家,好让大姐、姐夫脸上生光,喜乐无比。而今的铝厂,规模、效益大不如前,大姐一家受益于铝厂福利房,早已搬迁到了银川。
二
唐荣尧老师写贺兰山西麓阿拉善的黑煤白盐和驼运古道,写贺兰山的紫蘑菇和藏传佛教,这些有关贺兰山和家乡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
明清时期,吉兰泰盐场就已跻身中国十三大盐场之一。那时候的阿拉善,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四条驼马古道驾起了对外交流的桥梁,亦承载起阿拉善的经济命脉。阿拉善人敬重、疼爱骆驼,把它当作自己的伙伴和朋友。每年十月之后,驼运开始起场,阿拉善人舍不得用老幼病驼来驼盐运物,挑选年轻力壮的骆驼来组队运盐,宁可多往返几次,也绝不会给骆驼加重施压。骆驼适合走夜路,一个冬天,驼客们忍受寒冷和孤寂,听着驼铃,整夜赶路。
贺兰山下的四条盐运驼道,有着不可抹去的辉煌。第一条古道是阿拉善向南,经过沙漠戈壁地带到达中卫莫家楼渡口,第二条古道是穿越贺兰山几个关口的宁定驼道,即现在的银巴公路。对于苏峪口我并不陌生,却从未去过,没想到它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即第三条盐运古道。这是巴彦浩特至银川最短、最纤细的一条山道,曾经的它是一条驼铃无法响彻其间的险要小道,而今早已是知名旅游景点了。作者从文献中找到了第四条驼盐古道,大致路线是从吉兰泰盐场或其它盐场出发,向东北穿越贺兰山北段的低级峡谷,至黄河边的磴口县渡口。
生长在海拔2000至3000米的青海云杉林地的贺兰山蘑菇,驻扎着阿拉善人不老的情怀,也寄托着周边采蘑大军的发财梦。最初的贺兰山蘑菇是可以自由采挖的,那时候每到雨季,不时听闻采磨人坠落山崖身亡的消息。作者的朋友四川人老范,住在宁夏长年专职捡蘑,为躲避后来成立的贺兰山管理局的护林检查,竟然冒雨偷摸上山,不幸坠滑身亡。他背上的那筐满满当当的蘑菇,永远没有机会背下山了。
阿拉善的家家户户,都储存着或多或少的贺蘑。一碗贺蘑羊肉揪面,是招待贵宾的礼遇,也是阿拉善游子最深的念想。而今上山,不会轻易采挖到蘑菇,为了更好地保护原生态环境,促进动植物的繁衍生息,贺兰山早已受到政府部门的全面保护。
三
战争带来的伤害,总是残酷和不可逆的。文中,有大量描写贺兰山下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那些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历史故事。跟着情节,仿佛自己回到古老的战场,站在贺兰山关口的土城墙上,看到大白高国的帝王元昊,身着白色长袖衣服,头戴黑冠,身佩弓箭,生命谢幕于贺兰山下。那柄马背上飞舞的蒙古弯刀,寒光掠过中亚大地。战无不胜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蹄踏遍了辽阔的疆土。阿拉善,只是成吉思汗匆匆而过的驿站,跨越黄河后,长期战争的疲惫和伤情带来的病痛,让他生命的句号画在了距离阿拉善三百多公里的六盘山下。
有关阿拉善王爷的章节依然引我入神。横贯200多年历史的阿拉善王爷府(即定远营),先后有12位清朝皇室宗亲的公主,远嫁到这里。熟悉的紫泥湖曾经是和硕特政权的中心,在古老的岁月里逐年向外扩充着和硕特的力量。达理扎雅,改写了阿拉善历史的最后一位王爷,于1949年9月23日,率领全旗军政各界,致电党中央,举行了和平起义。
多少年来,定远营的历史尘烟被岁月消散了许多,但它始终是阿拉善人心里无法替代的情怀。修建后的定远营,虽说少了历史的沧桑风烟,却依然如当年的王爷府,挺立在阿拉善人火热的心中。
这是一本科普之书、人文之书和生活之书。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令人难掩悲喜,慨叹不已,更为唐荣尧老师为此书所付的艰辛劳动深感敬佩,为一部作品,十几年躬身耕作的文学精神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正如作者所言:“起步外出或江湖归来,何曾挣脱出那一抹黛色的视线?”贺兰山是一部立着的史诗,是一幅不朽的画卷,是岁月挺起的巨人。它用苍翠的慧眼,见证了每一位阿拉善人的朝出暮归,见证了阿拉善人的勤劳善良和团结拼搏,见证了阿拉善的风雨历史,见证了阿拉善的美丽、富饶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