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购物网站上,下的每一单,都是自己决定的吗?

抄书分享第24天:我们在购物网站上,下的每一单,都是自己决定的吗?

有一本书叫《对不起,我操控了你的大脑》,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设有人问你,“你幸福吗?”你可能会回答说,“幸福”。但如果他先问“你最近两年是不是长胖了”,或者“你的大学同学是不是比你挣钱多”,然后再问你,“你幸福吗?”这个时候,你回答“幸福”的概率就会降低。


为什么呢?因为你在思考体重和金钱对你的影响的时候,可能就会影响到你对自己幸福程度的认知。尽管你的状况没有任何的改变,但是你对自己是否幸福的答案却出现了不同。你是否幸福的答案,取决于你最先听到的那个信息对你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这个现象叫作“启动”,就是说,你对先前听到信息的认知,会影响你随后的判断。

很难有人是纯粹的理性思考者,人都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我们根据可利用的信息做判断,但信息都是网络平台筛选之后推送给我们的,偏见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放大。这也就是我们在网络中做出的每一个决定,表面看上去都是自己说了算的,但其实并不知道网络背后藏着一双隐形的手在操控。


网络平台对普通人的了解,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计算机模型可以通过脸书上的点赞数据,精准地预测人的行为。只要拿到某个人10个点赞数据,电脑模型对这个人的行为预测,会比他的同事还精准。如果有了一个人的150个点赞数据,预测准确率会比他的家人还高。如果有300个点赞数据,这个模型对他的了解,会比他的配偶还要高。

人们通常不太在意,自己在网上做的测验、发表的评论,或者给谁点了个赞,到底意味着什么。实际上,这些行为让每个人都可以被当作数据来对待。


我们在各种网络平台留下搜索或者查看足迹后,再次打开时,平台会根据我们的喜好,推送相关内容。当我们享受便捷、感慨平台的贴心服务时,有没有想过,我们正身处平地,而大数据的算法正站在10层楼的楼顶,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

我们可能只是一时兴起,随意点开了一个链接,而在接下来的信息推送中,这个小小的火苗会被无限地放大,导致你在无意识当中,已经做出了很多背离你初衷的决定,被操纵就这样发生了。

那我们该怎么避免被操控呢?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这本书里说,技术是中性的,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能帮你达成目标。如果你不知道想要什么,就很容易被技术控制,由它来为你塑造目标。

赫拉利给出的建议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时时保有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觉察,了解自己最深层的情绪和欲望、了解自己想要达成的人生目标,不再跟着感觉走,不被套路,保留对自己、对人生的控制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在购物网站上,下的每一单,都是自己决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