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三十八章 孝子背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三十八章 孝子背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用“忠臣逆子”的例子来说明人伦俗规大于国家律法的恶果。父亲偷羊,被儿子直躬告发,令尹不仅不罚父亲,反而以“逆子”之名杀了直躬。可见,人伦俗规是多么的可怕,最为可怕的是作为政府官员的令尹竟置国家律法于不顾,用人伦俗规作为审判的依据。我们说国家律法是执政者的意志表现与国家利益的保障,也是全体国民利益的体现与保证,作为政府官员不依法处理社会问题,而是用人伦俗规,那么君主意志、国家利益、民众利益怎么体现,怎么保障?

不得不说韩非子的例子举得很实际也很现实,不管是哪朝那代,这样看似荒唐的事情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正是情大于法的思想作怪下,才有了很多让老百姓看不懂理不清的奇案怪事。韩非子所举的例子内涵很丰富,也刺痛到了中国人很敏感的神经,儿子应该不应该告发父亲偷羊,这触及到了亲情;令尹应该不应该放过父亲反而处罚儿子,这触及到了情大还是法大。这里还有一个舆情的问题,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子里,按中国人世俗的思想,儿子这样做必是大逆不道,儿子怎么能告父亲呢?对于令尹的处理结果我相信全村人也是默许的。

三纲是传统思想中处理君臣、父子、夫妻关系的三大原则,在我们固化思想中认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不对的。真正的“三纲”其实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这其中就有父子关系的处理方式:父不慈,子奔他乡,这还是不及韩非子故事中儿子的行为,“子奔他乡”也许是一种逃避,远比不上告发父亲的大义之举。

韩非子讲完“忠臣逆子”的故事后接着讲了一个“孝子背臣”的故事: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意思是:鲁国有个人跟随君主去打仗,屡战屡逃;孔子向他询问原因,他说:“我家中有年老的父亲,我死后就没人养活他了。”孔子认为这是孝子,便推举他做丁官。这就是韩非子极力批判孔子的原因,明明是个逃兵,可在孔子眼里却是一个孝子还厚颜无耻地举荐其当官。也不知道孔子是怎么想的,就因为逃兵的孝心符合周礼,或是迎合了孔子所谓的仁爱之心。

逃兵和孔子想过没有,“兵”是什么,如果人人都当逃兵,国家那个来守,你不能因为个人的私利而置国家安全于不顾。个人利益大于国家利益这是问题的核心,而不是孔子所讲的孝不孝顺。所以韩非子生气地说道:“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意思是:由此看来,父亲的孝子恰恰是君主的叛臣。方向很重要,方向对了再小的努力也能前进,方向错了再大的努力也是白费劲。立场很重要,立场对子,再小的努力也有回报,立场错了再大的努力也是一场空。

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你人生的广度,看问题的高度决定了人生深度。显然,令尹站在人伦俗规的角度与高度看待儿子告父亲这件事,孔子也只是站在人的恻隐之心的角度与高度看待孝子背臣的这件事,他们都只看到了极小的局部与极浅的深度,而韩非子是站在国家稳定与安全的角度与高度看待这个问题。

从韩非子的角度与高度来看,显然令尹与孔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甚至是违法行为,祸国殃民,通过徇私枉法来谋一己之私,试图通过制造与引导舆情来获得所谓道义上的支持。这也是韩非子极力反对非正式组织与非正统思想的原因,对于拿国家财富来培植个人威信的作法韩非子有专论。韩非子在《八奸》篇中说:“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权誉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谓‘民萌’。”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格言联璧·处事类》中有言: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看的角度不同,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就不尽相同。所有问题的根结在于角度与高度出了问题,令尹与孔子都是国家官员,就应该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与高度看待问题,很可惜,他们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三十八章 孝子背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