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特质

第一,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

中国人认为整个宇宙是充满生命的,亦即宇宙中没有任何孤立的地区或物质。这种思想在西方属于较新的理论,称作“机体论”。

机体论是把整个宇宙看成一个有机体,而不是死的机械一一西方近代科学的共同信念是“机械论”,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拼凑而成的,有如一个组合的玩具,没有自身的内在动力,而是由外在的力量造成它运动。

一个人如果研究科学,比较容易接受自然机械论,把自然当作机器来看待,如此才能加以区分研究。然而,用这种方法,研究了一部分却无法联系到另一部分,更谈不上整合为一体了。

生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趋势。

在西方,一直要到当代才出现机体论的思想。中国古代是素朴的机体论,西方经过科学革命后所发展出来的,则是现代化的机体论。譬如你家前面有一座山或没有一座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差异。山虽然是没有生命的物质,但是它可以对整个气流,甚至是一个人的心情产生影响。由此可知,大自然虽然是物质,但还是会对人造成影响,只不过有的影响是表面的,有的则是深层。换言之,任何东西只要存在,都不会是毫无目的的存在。

中国人说“大化流行”,亦即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生命流行的场所,在其中,任何东西的生灭都与人有关。这种想法可以使得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变得比较亲切,因为我们看到任何东西,都会觉得它与我们不只是外在的关系,而是能与我们的生命互动的。

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想法,并且也符合西方现代物理学所推展出来的最新观念。

第二,以价値为中心的人生观

宇宙万物的生命不断在变化,而人类的生命除了变化之外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需要不断地实现价值,不能只是随着生、老、病、死的步伐,最后一切结束就停止了。

人生不应该只是活着而已,而是要不断地实现价值。也就是说,多活一天就要有多活一天的效果,绝不是白白活着。

所谓的价值,与人的自由有关。换句话说,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就没有所谓的价值。如果一个人选择的根据是来自外在的因素,那么它的力量可能不够,因为一旦外在的条件改变或消失,就不见得要坚持原来的选择;反之,如果选择的根据是内在的因素,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是出于内心对自己的要求,促使自己去实现更高的价值。

第三,存在与价值可以统合于超越界

存在就是活着,而价值是适着所要追求的目标。此两种需要合而为一,合一之处则在于超越界,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天”,或道家所说的“道”。“超越界”是很难解释的一个名词。简单来说,与超越界相对的称为“内存界”。这两个词可以说明一切的存在。换言之,我们活在世界上,理性与经验所能掌握的范围,包括宇宙万物、一切星球,统统属于内存界。人类的各种变化、各种花样、各种细致的情感,也都属于内存界。由此可知,内存界简单地说,就是大自然加上人类社会。

然而,大自然与人类都没有必然的理由可以存在,宇宙有开始也有结束,人的生命则更为短暂。换言之,内存界无法证明与保证自已的存在。但是它居然存在了!因此我们要间:“它凭什么存在?”答案就是超越界。

每个人都有形而上学的需求,这是出于自然的冲动,因为一个人要知道这个答案,才能活得有意义。活着绝对不是吃饱、睡觉,然后慢慢成长而已,这些都只是每天变化的过程。

人活着就要问:“我的活着是一个存在”吗?它有基础吗?”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谈超越界。

孔子为什么要谈“天”?老子为什么谈“道”?孔子次遭遇危险的时候,都毫不迟疑地诉求于天,这个“天”就是超越界:老子谈“道”,便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人生根本只是一场空。我们所谈论的超越界,是超越一般宗教之上的,它基本上是种信仰。信仰不等同于宗教,却是宗教的核心。

超越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哲学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