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

“乌篷点纱灯,岩上青石悄着新纹;喃喃细语时,归来燕子他不等人;五指方扣桨,蓑衣翁正系桥下绳;春雨轻敛去,绣花鞋落起唢呐声······”轻悠的旋律飘走了我的思绪,那条隐约在我记忆深处的老街逐渐清晰。

我小时在奶奶家长大,爷爷去得早,连我妈都没见过他,童年记忆里除了慈祥知礼的奶奶,就是那条青石板老街。奶奶住在三江之城,地势平坦又依山傍水,旧时的街被瓦房割碎,星罗棋布一样的弄堂和小巷。我印象里的老街内敛、古朴却深厚,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寸苔藓仿佛都有故事。穿过狭长的小巷,尽头是一座老庙,老庙破落,早已断了香火,却是小伙伴们最好的捉迷藏之地。老庙门前有一株粗壮的我想不起名字的树,只记得我们三、四个小伙伴才能围拢来。在树下看蚂蚁,爬树乘凉都是我们儿时的趣事。

傍着老街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夏天我们一手提着鞋,光着脚丫在河水中逆流行走,一手还不忘时不时的捧起路过身边的鱼虾。儿时,那条还很干净,上游可饮水,下游可洗衣,任意一处打水仗也是可以的。但是奶奶不许我玩水,一是因为不安全,二是因为她说没有女孩儿样。

老街偶尔也迎来细雨。绵长而明亮的雨水如同细针,打在小河上,戳起透明的水圈;射在树叶上,斑驳了树影;落在石板上,溅起小水花;躺在屋顶上,只能顺着屋顶顺势而下,在门前挂出一排珠帘。儿时的我喜欢在下雨时坐在屋门口看路上的行人神色张皇,时而看看不远处云雾飘渺的小山峰,没有高楼遮挡的老街,下雨时别有一番情趣。


雨水过后,孩子们又聚在一起了,雨后的空气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新鲜味道,还携裹着湿润的热气。孩子们踏着水花发出银铃般清脆的笑声,重重踏一脚在水凼里,溅起周围小伙伴们一身的水花,你追我赶,脚步声和笑声渐渐飘散开来。雨后,胖婶的馄炖摊又开始吆喝起来,地上几毛钱,一碗飘着葱花香的热腾腾的小馄炖便递到你面前。咬上一口,浓郁的香味在齿间荡漾,小伙伴们围了一圈,却在嘴角挂着汤汁时意犹未尽。

老街的夜晚是热闹的。在那个没有彩电的时代,闲话家常成了夜间排遣寂寞的必备佳品。张家闲话李家,李家家常王家,但她们似乎都对孩子们留有口德,“妞儿又长俊了”“虎儿又长高了”,所以儿时的我并不排斥邻里大婶,相反还老喜欢往她们家里跑。可奶奶不喜欢,她说损口德,所以常事我们祖孙俩搬着一大一小两张板凳坐在家门口看星星,奶奶会搂我在怀里,给我讲各种神话故事,我现在都能清晰地记得奶奶身上蛋蛋的皂角味和艾草香。


后来,我再大点,父母接我回到他们身边。其实在老街的每个孩子在长大后都想离开老街,又在迟暮之年回到老街,在晨曦暮霭中拥抱老街。一个又一个新的生命踏上征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