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日,论为学工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
“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注释】
1、槁木死灰,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1)第一个固:固然、诚然。
2)槁:干枯
3)心:思想,精神。
4)第二个固:岂,难道。
5)死灰:已冷却的灰烬。
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
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6)大意:外形(或形体)固然可以让一个人像干枯的树木,思想、精神也可以让一个人像已经冷却的灰烬吗?
2、端拱:端坐拱手,类似静坐、打坐。如圣人拱手而治。
3、何思何虑:语出《易经·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1)大意:天下的事情,有什么值得你东想西想的?有什么值得你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
2)天地万物,包括人,共同的归宿是什么呢?说实话,人一辈子同归无非就是“生死”
3)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无常迅速,生死事大”。道家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一切生命好像都是寄居在天地之间,到死的时候,归也,回归本处。
4)但是命不同,经历不同、环境不同。虽都走在生死的归途上,但沿途的风光各不一样,各走各的道、各有各的命,所以又是“殊途”。
【导读】
1、“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孔门因人施教心法。但异中又有同,即对初学者一定要省察克治功夫不可断。只思天理良知,即时觉知正念,便可达中庸,止于至善的境界。
【译文】
这一天,大家讨论做学问的功夫。
先生说:“教人学问,不可偏执于一个方面。人在刚开始学习时,心不在焉,不能集中精力,他所考虑的多个人私欲,所以要先教他静坐,平息私心杂念。过了一段时间,等他心态稍微平和,还一味让他静坐,便没有什么大用。这时应教他内省体察,克治私欲的功夫。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中断,就像铲除盗贼,必须有彻底扫除的决心。闲来无事的时候,要将好色、贪财、求名的私欲逐一省察,务必要拔去病根,使它永不复起,这才叫痛快。”
“就好比猫捉老鼠,一边用眼睛盯着,一边用耳朵听着,私心妄念一起,马上克去。态度必须坚决,不能姑息纵容,不能给它方便,不能窝藏它,不能放它生路,这才算是真真切切地下苦功,才能够将私欲扫除干净。等到没有任何私欲可以克制的时候,自然可以端端正正地坐着。”
“所以,虽然《周易》上说:‘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但这不是初学的功夫,初学的时候,必然有思虑。时时刻刻反省体察,时时刻刻克己复礼,自己治理自己,态度端正诚敬,心中所思都是天理,等到心中天理浑全,没有一丝杂念,那就达到‘何思何虑’的境界了。”
【浅谈】
1、学习第一步:先静坐,息思虑,即打坐,静下心来。先把念头消掉,如老子言“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人生如开着盖的一杯水,烦恼、思虑如尘埃。别老晃它,让尘埃慢慢沉淀,水便会自己变得清澈,心自然会慢慢清静下去。
2、第二步要省思虑,日日三省。把当天的要事用几分钟要像过电影一样,真正做到复盘。无事、有事,都要每天坚持去做,不可一日间断。每天打扫,如去盗贼,要彻底廓清。
3、尤其在闲来无事的时候,比如周末在家,更要将好货、好名、好色等种种劣根逐一排查,定要拔除病根,方始为快!如猫捕老鼠,动态盯着(看+ 听)稍动便抓,斩钉截铁。不窝藏、不姑息,方是真功夫。
4、何思何虑,即圣人说的“从心所欲不逾钜。”但这圣人也经历了十五志于学,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近六十年的功夫,非初学不可至。佛家也讲六度。道虽顿悟,事必渐修。
5、省察克治的功夫,即渐修,二个字:思诚。诚为本,如其本来,如来。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私心作祟。
6、如果正面说诚,如来不好懂,反着说,什么不是诚?即致其性。禅宗讲“由时观状,不昧因果。”事情都有因果,不可逃避,千万别自欺欺人,要看清,由时观状,才能不昧因果。
7、我们本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最初的认识,或者叫童心、初心、正念,没什么忌讳便知道,甚至脱口而出。但长大后,总是皇帝的新衣,有所忌惮,有所隐瞒。
8、初心丢了、童心被遮蔽,回到像孩子般傻呼呼天真烂漫,不是!而是不能陷入功利中,不让机巧、利害得失左右了自己。真正的成熟是内核是童心、初心、道心,这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外在大智若愚,笑容真诚、灿烂,成熟不是老于事故,老奸巨猾。
9、真正的大师、老者见美女走过没有不回头看的。儿童也知道美女好漂亮,否则,心都不动,垂垂老矣!但非要得到她,得不到难过,这就是妄念起了。
10、病根就是住相,如同电视影子延迟效应。说白了是小我做崇,或者叫电阻太大,阻碍了与道同频共振。禅宗叫轻视他人有无边无量的罪过,儒家叫心丢了,如孟子学问无它,求其放心而已。
12、所以有时候我也会奇怪,看我从前的文章或诗词,好像不像我写的,我那有那样的境界和文彩。其实就是你暂时合道了。一草一木皆关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跑步则注爱于身,打太极时又浑身太上附体。心学并不是让我们无情,反而更要情大,不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