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从事早教行业,每天接触的都是小朋友,也经常会跟一些家长交流,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他们的个性是先天带来的还是后天养成的,却不一定相同。下面是我印象非常深的两个小朋友,他们是堂兄弟,性格却天差地别。
当时这两个小朋友在店里玩很久了,没有见到家长我不放心,就过去跟他们聊聊天,他们的父母都在商场里逛街,就把孩子放在这里玩,可能觉得他们都挺大了不会乱跑,高一点的是哥哥读二年级,矮一点的是弟弟读一年级。
我问哥哥:“小朋友,这是你弟弟吗?”
哥哥:“是的,不过不是亲弟弟,我叔叔家的,他是乡下来的。”
我:“哦,堂弟弟啊,他不住这里吗?”
哥哥:“对啊,他很笨的,乡下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当时我看着哥哥得意的神气,听着他自信的语气,而弟弟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一直低头玩玩具,我心里真的挺难受的。
我其实并不清楚哥哥的父母和老师平时的教育方式,让才二年级的孩子有这样的思想,但又不可否认,这是事实。
哥哥一直生活在城里,吃的喝的玩的都是好的,读的好学校,上着兴趣班。而弟弟生活在乡下,乡下的孩子确实没有城市的孩子见识多,而两家父母亲戚在一起的时候会不会拿两个孩子做比较?日积月累的比较,乡下的孩子是不是更容易自卑?而且是骨子里自卑?
我不知道弟弟当时在想什么,可是沉默的孩子不是天生沉默的。哥哥的张扬,弟弟的却弱,与生活环境应该是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当时我很心疼弟弟,可能是从弟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是乡下人,一个有着有钱亲戚的乡下人。
我就是被从小比较长大的,有钱亲戚家的孩子年纪跟我一般大,她除了考试成绩不如我,其他的都比我好,所以我只有拼命的读书,可是对于有钱人家的孩子来说,文化课成绩不好并不影响她上好的学校,所以其实我唯一的优势也没有。她到处旅游的时候,我只有在家看电视。她学习绘画艺术的时候,我只有在家帮忙做饭菜。她学习主持、参加辩论的时候,我只有一个人静静的看书。
原本生活上的差异已经让我感到很有压力,可是有时候父母的不理解,长辈的“无心话”才是最伤人的。“某某某参加比赛拿了一等奖,你呢?”,这样的话语我听的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从来没有人问过我,我一开始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参加,以前的乡下学校哪里有这么多活动?学校就连最基本的艺术器材和体育器材都没有。
我不知道城里上学是怎么样的,但是我读书真的吃了很多苦,初中每天5点半就要起床,自己煮早饭,骑自行车去上学,冬天的时候上学天都还黑着,需要打着手电筒上学,晚上写作业到半夜,冻的手脚冰凉,然后就一直住校到学业结束,一直自己照顾自己,然后我就多了一个可以炫耀的能力,懂事。
其实天知道我多想逃离这样的生活,我真的觉得我受够了,每天被拿来跟别人比较,有时候我都要怀疑我的父母生我是为了什么?只是他们炫耀的工具?我知道我的想法很危险,所以我那时候只有一个目标,大学一定要考出去。当然后来我也做到了,我高考结束就去了很远的城市,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
刚开始在外面读书的时候,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可能是因为从小的“懂事”,我什么都能靠自己,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就像是本能反应,最怕的就是别人拿我跟班上的同学比较,我很怕别人看我的眼光,这样的情况我真的努力了很久很久才慢慢改变。
那时候的自己也不喜欢跟别人交流,宁愿把说话的时间用来看书,后来因为被同学陪着去参加大学的学生会、社团,才慢慢的发现原来自己还有机会去参加比赛、去表演,还有这么的多朋友喜欢我,所以我真的很感激大学里遇到的人,也很感激自己能坚持努力的学习,进而成为了现在越来越优秀的自己。
可是又有多少“乡下人”有这样的运气遇到这么多的好人,又有多少“乡下人”能坚持下来学习?
我身边很多的小伙伴都是早早地辍学,外出打工,然后到一定年纪结婚生子,然后孩子再长大读书……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永远的循坏下去?孩子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眼光,他的格局,他的生活圈子,要跳出这样的圈子很难,所以很少有人会去做,因为真的很累很痛苦。
后来,我不知道是安慰自己和弟弟还是教导哥哥,只是对他们说:“乡下读书很不容易的,而且弟弟读书肯定也很努力的,你是哥哥,应该多照顾照顾弟弟哦?他没见过这些玩具,那你就教教弟弟吧。”
我为什么会从事早教行业?可能就是因为跟以前的经历有关,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自己的孩子,不是所有成年人对孩子都是善良的,但是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