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人有悲欢离合,所以人会说: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也会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实际上,我觉得离别之时的送别,其实不算什么很困难的事情;真正使人难过的,反而是离别之后的独处。那个时刻,仿佛老牛反刍,往日情景一一浮现眼前,此种滋味才真正是”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

《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对于唐朝诗人王之涣,明确知道其人的,大抵是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名句。但是有些不幸的很,据说这首《登鹳雀楼》的作者并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对于这个“伟大的考证”,我是宁愿选择不相信的。王之涣遗留下来的诗歌作品,一共只有六首,其余大多失传。真的太过遗憾。据史载,在当时的诗坛上,王之涣其实挺活跃的,和同代诗人高适、王昌龄等多有诗歌唱和,许多诗作被人谱曲传唱。然而,既然如此,为何会流传下来如此之少呢?难以回答。

王之涣的绝句,大多比较清爽豁达,没有那么多的浮糜,也并不显得繁丽。但如此写就,却并非就是浅陋,而是脱离“宫体”,自成一系,尤其“边塞诗”多么明快欢畅,豪气纵横。故靳能在《王之涣墓志铭》中称赞道:“(王之涣)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诚哉斯言!

开端两句:“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把送别的地点和时间,首先交代得清清楚楚。地点:东门;时间:深春。此处“东门”,大唐都城长安青门,但凡离京东行者大多由此送别。《万首唐诗绝句校注集评》里,东门作“东风”,意仍可解。御河,当指护城河。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杨柳”成为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只要让人看见,不由自主地便会想到离别之情。春风骀荡,杨柳成行,御河两岸,青葱繁茂,一不小心,便被装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无数人流连忘返。

如此大好风光,当然是应该值得呼朋唤伴,携手共游,吟诗作赋,畅想未来。可是终究还是“大煞风景”,面对这般美丽景色,我们的诗人却在做悲苦的事情:送别。春天的景色愈是美丽,愈发衬托出来别离之时的忧伤之苦。所谓“悲莫悲兮生别离”,当作如斯观。

末尾两句:“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这里讲述了当时的风俗,送别友朋之际,常常会折柳枝相送。折柳一词,最早见载于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这首乐府深深影响到唐朝文化习俗,送者、行者常折柳以为留念之意。

诗人在此,不去写自己送别之时的表现,反而忽然荡开一笔,却故意去写杨柳树的眼前状况。杨柳树枝遭到众人的攀折,现在看上去非常凄惨,这种悲苦的模样完全使人不忍目睹:“只因登程常折柳,桥畔岸边皆秃枝。”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这段时间,来此送别的人太多的缘故,所以才有这种现象发生。

在这里,“攀折苦”之苦,应该包含着两重意思:一是杨柳树不堪被人攀折之苦,这是来自人为的磨折;一是送别双方内心的那种别离之苦,同样来自于人本身的行为。这两种“苦”被一条绳子给无形之中牵扯在了一起,这根“绳子”就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此处,特指“送别之情”和“离别之苦”;而杨柳,实际上,只是作为一个“受害者”的形象而出现的。然而,正是它的这种“悲惨模样”,才造就和衬托出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情感的更加真挚性质。

于是,我们便可以明白“折柳”习俗何至于如此流行。想来“柳”谐音于“留”,必然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人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同类相关的事物之上,从而表达自己的普遍情感需求。如果更加细致地深究,就会发现杨柳的生长特性,便是容易成活,折柳一枝随意插入泥土,稍微照顾便能成活。这种旺盛的生命力的意志表现,应该才是杨柳能够吸引人们真正关注的重要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