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经典常谈》(9)

在史书中,《史记》《汉书》都被列入了“前四史”之中,地位是很高的。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两部史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你可能要问了,之前不是还有《尚书》《国语》《春秋》这些史书吗?确实如此,可是这些史书中,《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以记言为主的,不是记事的史;而《春秋》与《左传》虽然记事,可是《春秋》太简短,《左传》太琐碎,都无法和《史记》相比。《史记》开创了“纪传体”,记述了自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共3000年的历史;《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体例,“二十四史”中的其他二十二部史书全部采用这种体例,它们都被称为”正史“。

二是因为这两部史书都成了文学的典范。两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东汉、魏晋到唐朝,人们多喜欢《汉书》,唐朝以后尤其史明清两代,多喜欢《史记》。虽然文体有不同,但它们叙事写人的技巧,基本是相同的,所以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

司马迁其人

众所周知,《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司马迁,字字长,今陕西韩城人。生于公元前145年,但是卒年不详。他十岁的时候就能阅读“古文”书籍,二十岁以后,就开始到处游历,足迹几乎走遍了“大汉帝国”。他游历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奉父亲的命令在搜集史料。他的父亲司马谈,当时任太史令。这些游历的经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能够综括三千多年的事,写成一部大书,而行文又极其抑扬变化之至,可见他的胸襟是如何的阔大。”(朱自清语)

《史记》的写作缘由

这是父亲司马谈的临终嘱托。司马家从虞夏以来,就世世代代做史官,但是从周末以来就逐渐衰微了。司马谈告诉儿子,从孔子著《春秋》到现在已经400多年了,这几百年年来散佚的史料需要搜求整理;汉朝一统天下后,明主、忠臣、死义之士,也需要记载表彰,可是自己身为史官,却没能完成这个任务,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遗志,成就未竟的事业。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命,这一年他36岁。两年后,司马迁也做了太史令,完成了太初历的制定后,他于公元前104开始,准备完成父亲的遗愿,著书立说。

司马迁心中的《史记》

在司马迁的心里,他是把自己和孔子相提并论的。孔子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司马迁是经历了秦朝的战火后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尽管方式不同,但是用心相同。

孔子作《春秋》,目的是明王道、辨人事,分辨是非善恶,给后世的君臣为鉴。司马迁作《史记》,重点记载的是汉代的事情,体现了他意主尊汉的思想。他排斥暴秦,要将汉朝远承三代。所以,他虽然自谦说“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其实内心是把自己的书和《春秋》类比的。

《史记》的体例

《史记》的体例包括五部分:十二本纪,记载帝王政绩,是编年记述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载诸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分类记载各方面的人物。《史记》被史家称作“纪传体”,是因为“纪传”是它最主要的部分。

司马迁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自出机杼,创制体例,去驾驭各种史料,真正地做到了贯穿经传,整齐百家杂语,成一家之言。这种以述为作的方式,把自有文化以来三千年间君臣士庶的行事,“合一炉而冶之”,反映了秦汉大一统的局势,也是一部真正的通史。

《史记》的文学性

读《史记》,丝毫没有咬文嚼字的感觉,司马迁只是根据事实记录,使善恶自见。文中常有一些议论,但是并非评价历史,而是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悲天悯人,为天道和世事的无常慨叹。这些牢骚话,反而增添了这部史书的情韵,使之更加受到了世人的推崇。

班固评价司马迁“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直”是“简省”的意思,简省却又能明确,便是大本领。《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列传占了全书的一多半,司马迁的历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在他的笔下,许多古人的面貌,至今栩栩如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起来读《经典常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