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的瀑布逆流而上
日落大道依旧棕榈斜阳
Karmann-Ghia驰骋在霓虹灯牌之中
车载广播里的根汁汽水还是原来的配方
好莱坞的牛仔回到西部片场
一切都还是最初的模样
承诺一生只拍10部电影的昆汀交出了自己的倒数第二份答卷,这一次,他极尽克制和平静,用温柔的笔触描绘了那个启迪了自己电影艺术人生的美好时代,致敬着那个时代的好莱坞电影人。
回忆就像绵密的海浪,在昆汀的电影情书中,慢慢涌向夕阳下的海岸。
新旧交替的混沌年代
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把20世纪60年代描述为一个“不负责任的过剩和华丽的时代”。在战争(冷战、越战)、种族矛盾、贫富阶层分化、总统遇刺等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催生出了影响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十几年之久的反主流文化运动。
“如果你还记得60年代的事情,那么你并没有真的在那里。”——保罗坎特纳
不同于经历过动荡战争年代的老一辈西方人,越来越多在婴儿潮期间出生的青年人开始奉行一套与其父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反战和平、性解放、关注女性权利、追求种族平等、保障民权等。他们打着“爱、正义、自由、和平”的口号反对着一切现存的主流文化,也正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之下出现了摇滚乐、吸毒、性反常等迷恋怪癖和追求荒诞的嬉皮文化,“他们蔑视传统,废弃道德,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叛逆。”
而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嬉皮士文化,大多都是被现代文化重新解构成的鸡汤,“Make love, not war”,或者凯鲁亚克《在路上》中的那一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而殊不知,在上个世纪60年代嬉皮士文化中所蕴含的另一面,那个混沌年代下满是负能量的一面。
60年代的好莱坞,受到电视产业兴起及欧洲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冲击,开始逐步走向没落,那些依旧信奉“个人英雄主义”的好莱坞老牛仔们在一个个逐步废弃的西部片场中逐渐迷失。以斯皮尔伯格、卢卡奇、马丁斯科塞斯为代表的新一代美国学院派电影导演们接受了欧洲电影的洗礼,开始扛起新时代好莱坞电影的大旗。
历史在混沌和阵痛之中被翻篇,好莱坞结束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新时代的帷幕缓缓拉开,电影里的2位主角,失意的美式西部片电影明星Rick Dalton和他的替身特技演员、战争英雄,Cliff Booth也开始登场。
超现实的平行世界
《好莱坞往事》一反昆汀电影一贯的叙事风格,没有《低俗小说》《八恶人》那样的环形叙事和分段式的叙事结构,而是采用了正儿八经的多视角线性叙事,这使得大部分观影者不需要过多的想象力和思考即可参与到电影中来。然而,即便是如此常规的叙事方式,也让大部分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对于不了解电影中曼森杀人案历史的观众来说,更是如此。
整部电影可以分为2条主线,承担主要叙事功能的是过气影视明星瑞克·达尔顿和替身演员克里夫,他们代表着旧时代好莱坞的电影从业者,从西部片场中发迹而后随之没落,在已经不属于自己的好莱坞时代中苦苦坚守。
第二条主线则是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和他的妻子莎朗·塔特,他们代表着新时代欧洲电影弄潮者,集镁光灯和名气于一身的当红明星。
这两条主线犹如两条平行线,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交集,而唯一将这两条主线连接在一起的支线线索,正是整部电影中社会文化背景的代表—嬉皮士文化与曼森杀人案。
1969年8月,好莱坞知名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外出在欧洲拍摄电影,留下他怀孕8个月的明星妻子莎朗·塔特在家。8月9日,莎朗邀请4位朋友到自己比弗利山庄的豪宅度周末,却被突然闯进家中的几个嬉皮士——也就是曼森家族中的邪教成员全部屠杀殆尽。犯罪手段极度残忍,已经怀孕8个月的莎朗被毫无人性的开膛破肚,胎儿随母亲被活生生地勒死,4位在她家度周末的朋友也难逃一劫,更残忍的是,他们都死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豪宅鲜血淋淋,快乐周末骤眼间变成了死亡周末。
而关于曼森杀人案的审判,也是一波三折,对曼森及其4名家族成员的审判足足进行了9个半月,是当时美国历史上花钱最多的诉讼案。1971年,曼森和另外4名嫌犯被判处死刑,可第二年加州废除了死刑,5人自动改判为无期徒刑,直到2017年,主犯查理·曼森才在狱中去世。
曼森事件之后,美国各大城市开始出现反嬉皮士的浪潮,嬉皮士运动从此迅速滑坡,不出一年就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
在影片中,代表嬉皮士与曼森杀人案这一条支线线索的则是少女pussy cat和她的嬉皮士好友们。嬉皮士们居住的斯潘片场正是历史上曼森杀人案的罪犯—曼森和他的同党们的居住地,影片中的多个关于曼森和嬉皮士的桥段也是对当时那段历史的真实还原。
片段一:查理·曼森以探访好友的名义闯进好莱坞比佛利山庄,而原本曼森的目标是这一栋豪宅的前主人——特里·梅尔切,一位音乐制作人。
这位老哥曾经许诺帮助曼森进军娱乐圈,大喜过望的曼森自己还写了十几首歌,就等着最终录制成专辑发行,进军娱乐圈走上人生巅峰。在《霸王别姬》中,小豆子被母亲带去戏班拜师,老师傅看到小豆子的第六只手指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用来形容曼森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最为合适不过了,“他祖师爷不赏饭吃,谁也没辙”。
因为曼森糟糕的唱功,整个录制现场变成车祸现场,那位信誓旦旦要帮助曼森进军娱乐圈的带制作人特里·梅尔切,当场甩头就走,就是这一举动,让曼森觉得颜面尽失,并一直怀恨在心。最糟糕的是,这位心大的制作人还把自己的住址留给了曼森,这为后来的杀人案埋下了伏笔。特里·梅尔切搬走之后,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和他的妻子随后搬入,无辜的两人被卷入这一场臭名昭著的屠杀案中。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今年奥斯卡的另一部提名影片-小丑中的片段,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脱口秀主持人同样邀请了完全没有戏剧表演天赋的小丑,想让他在电视观众前“献丑”,怀恨在心的小丑如时赴约,并在节目录制的现场枪杀了主持人,“你不仅播放我出丑的影片,还邀请我上节目就为了嘲笑我…当你惹毛了一个被社会遗弃、精神有问题的社会边缘人会怎样”——You get shot。
片段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克里夫被pussy cut带到曼森家族的大本营-斯潘片场,当发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已经成为嬉皮士老巢的时候,克里夫开始担忧曾经的片场主人乔治的安危,并执意要亲自看到乔治,并确保他的人身安全。
历史上曼森家族的老巢,正是影片中出现的斯潘片场,导演昆汀甚至完整的还原了当时片场的布局样貌。为了能够免费住在片场内,曼森命令家族中的女孩定期与80岁的片场主乔治发生关系,这在影片对话中也有所体现。
片段三:来自斯潘片场的废青嬉皮士闯入瑞克家中,准备行凶时所说的话,“I’m the devil,and I’m here to do the devil’s business” 这一段对话也是完整的还原了当时废青嬉皮士行凶时所说的话。
《好莱坞往事》的故事情节,正是基于这一段让人唏嘘和惋惜的历史。可以说,在电影中,除了瑞克·达尔顿和替身演员克里夫这一条线是虚构的,其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那段残酷历史的翻版。
而昆汀所做的,大概也受了《星际穿越》里剧情的启发,他在一个高维空间内,构建了一段存在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平行时空,试图通过这个平行时空内的人和故事,去改变历史。这种“篡改历史”的做法在昆汀电影中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同样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无耻混蛋》中,昆汀就让影院的一场大火把希特勒和纳粹份子给烧了个精光。
而这一段昆汀所选择的肩负着改变历史使命的平行时空,必然是他所热爱的关于那个年代的美好回忆:西部电影片场、好莱坞牛仔、赏金猎人、棕榈斜阳、霓虹灯牌、日落大道…
在电影中,昆汀用复古胶片、电影拼贴画和大量的怀旧布景,展现了一副灿烂的年代风景画,带我们坐上时光机,回到了那个年代的好莱坞。
好莱坞老牛仔的个人英雄主义
近些年,昆汀的创作似乎进入了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西部片阶段”,2012年的《被解救的姜戈》、2015年的《八恶人》,讲述的都是关于“赏金猎人”的故事。在昆汀的电影里,赏金猎人并不是嗜杀戮成性的无耻恶魔,而是一个个在法制缺失,道德败坏、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挺身而出,善良且优雅的正义使者。
在《好莱坞往事》中,这个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善良且优雅的正义使者,就是虚构出来的主线中的2位男主角:过气的西部片影视明星瑞克·达尔顿和他的替身特技演员克里夫。
瑞克·达尔顿所代表的,正是在那个没落的好莱坞年代下失意的西部片演员的处境,他是好莱坞老派牛仔的化身,热爱着自己的电影事业,对时下风靡的颓废嬉皮士文化极度厌倦,努力寻求着演员生涯的突破,在个人欲望和自我实现中反复挣扎。
关于瑞克·达尔顿,电影中很大篇幅都在展现他的戏中戏片段。在他因为自己表演现场忘词而对自己暴怒自言自语的时候,在他因为小女孩的一番话而失声痛哭的时候,在他因为自己的一段精彩表演得到肯定而流泪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他身上所代表的那种好莱坞老一辈电影人对自己事业的尊重和热爱,这也是昆汀对那一辈好莱坞电影人的崇高敬意。
替身特技演员克里夫,则更像是一位行走的人间的游侠,他对朋友真诚,有着老一辈好莱坞人的处事准则,淡泊名利,敢作敢当。
电影中关于嬉皮士的片段都是在克里夫的视角下展开的,被pussy cat带到斯潘片场后,镜头开始以克里夫的视角去审视观察周边的一切。在这一位人间游侠的眼中,这个嬉皮士的大本营看起来破败不堪,水槽里都是从没洗过的餐具,地上还有一只被粘鼠板困住的老鼠在试图逃脱,为了确保那一位老朋友的安全,他不顾危险独自进入房间内。关于这个片段的处理,昆汀也很巧妙的采用了悬疑片的手法,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直到影片最后,也是克里夫承担了暴打嬉皮士的主要任务,就像一位正直的赏金猎人,在是非善恶之间从不手软。整部电影,克里夫都完全没有和莎朗·塔特的这一条主线发生任何一点关联。
关于莎朗·塔特这一条线,一直都是独立存在的,电影中花了大量篇幅去记录莎朗和波兰斯基的生活片段,且大部分都是关于莎郎一个人的生活记录。
在电影中,莎郎曾经也是一个演员,她会走进电影院看自己出演的电影,当观众因为自己出演的片段而大笑时满脸欣慰和幸福。她会跟着电影中的自己做武术动作,怀念那一段美好的过去。
在影片的始终,莎郎都是一个单纯可爱幸福的女人,昆汀没有安排两条主线的交集,没有给莎郎过多的打扰,也算是对莎郎亡魂的一个告慰。
影片中最有昆汀风格的,当属最后30分钟,观众期待已久的血浆和暴力终于来到,旧时代的好莱坞牛仔们暴揍新时代的废青嬉皮士,或许就是为了给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下惨遭屠戮的莎郎复仇。
回看整部电影,如果有什么能让我触动的话,霓虹灯牌算一个,好莱坞的棕榈斜阳算一个,还有瑞克因为演技被认可而忍不住流泪的场景,对了,还有克里夫看到乔治后的那一句“我只是想知道你过的好不好”。当然,这些都抵不上最后瑞克小心翼翼的对着对讲机里另一端的莎郎说的那一句:“是的,莎郎,我们都没事。谢谢你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