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学习障碍

                    学困生的学习障碍

      学习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也是确实存在的问题,而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合理的去引导学生学习,我们时常说要尝试因材施教,但是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始终没有一个明确可行的方案,就只是简单的对知识要求进行改变。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之中更多的应该是全人教育,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而对于学困生的学习我们一直都有很多理解的误区,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误区进行更正,重新去认识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的问题。

一、 阅读培养智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23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难,他在脑力劳动中碰到的困难就越多,需要阅读的也就越多。同时也指出教师学习困难的孩子的学习只限于课本上是错误的,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误区。正是因为理解力、阅读力不高,所以要加强他们的阅读。而且这种阅读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的去引导,当然前提必须是积极健康的。所以对这类孩子我们不能说降低多少要求,而且要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教育的公平性。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公平平的对待,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不同孩子的教学情况,但不能是搞特殊化。只要是智力相等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做到一视同仁。

二、 能力与知识的合理化

      这个观点在24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能力与知识的比例失调”。他说道:“有的学生不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能力,而他所有新的知识都是比较式硬塞的。这样的学生,就像一个没有牙齿的人,被囫囵吞枣。”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时常出现,为了赶进度也不管学生能不能听懂,能不能真正的明白其中的含义也不去理会。只是一味地要求死记硬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在很多年前都是被否定的。在中间的一段时间有改善过,但是这种风头一过又逐渐出现了这种势头。这样的教育无疑是给后面的老师留下了麻烦,而且这种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没有用的。因为学生根本就没有去进行消化,对于自己的成长丝毫不起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道:流利、有意识的阅读,有感情地朗读或默读,并不只是基本的读写能力,而是在课堂上和独立读书时完善逻辑思维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这种读写能力在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教育出来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在学习和阅读能力上本来就比不上优秀的那一批学生,如果还是以一种我教了你就必须会的姿态去对待他们,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他们阅读认识不能和生活中事物建立联系,就算勉强学会了表达。也对生活是没有多大帮助的。对待学困生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到要想使学生培养流利、有意识书写的练习需要教师给学生讲解实例的具体劳动过程,建立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按照老师讲述的顺序记下要点。

      简单的说就是要更细致地为学生讲解知识的具体关系,让学生把知识转化到自己的生活认知上去。最好是能以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实例为原型进行讲解,学困生之所以差的就是对知识认识的不透彻,可能别的孩子只需要一遍两边就会了,但是对于这些学些困难的孩子来说可能需要三次、五次、甚至更多。这是因为他们知识认知薄弱,不能独立产生思维能力的原因,所以在知识构建上会有困难而不是不会。只不过是在时间上比其他孩子的稍晚一些,只要教师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引导也是能促进他们的成长的。

三、 放开学生的思维限制

      苏霍姆林说道:没有同时听、写和思考的能力知识也不会得到发展。也就是说要具备阅读时有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回想在我们的课堂中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是不是不会发言,也许是不会。那么这种不会发言的一定是被教师否定了的。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总觉得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所提的问题也好,回答的问题也罢。总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要么就是和课堂毫无关系的事,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要求学生不用发言也不用提问,只需要安静的听就行了。那么这样长期以往的这样去要求他们,就会使他们丧失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在他们看来怎么做都是错的。好像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错误。

      如果真有这种想法的教师就要开始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了。这些孩子是有自己的思维空间的,我们不能去限制甚至是扼杀他们的思维能力。反而要引导、要多鼓励他们多去思考、多去表达。让他们形成自我分析的能力,只有产生独立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对知识概念进行思考。以促进他们主动获取学习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放开孩子的思维限制,尊重他们的思维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困生的学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