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名义

        当孩子呱呱坠地,从第一声啼哭宣告他(她)来到世间的刹那,便从此确立了父母与孩子之间一生一世血脉相连的关系——亲子关系,这也是人类的第一层人际关系。生命都来源于父母,因爱而结合,因爱而孕育。十月怀胎的苦累,一朝分娩的痛苦挣扎,都是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孩子降临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在母亲的心里就是那时那刻世间最美妙的天籁之音!

        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曾经在一本书的开头说了一段非常好的话。她说: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提到分离,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离别,是出生时与母亲身体的分开。

        而对孩子的教育或许从孩子孕育在妈妈子宫里就已经开始,这就是教育与交流的初端——胎教。或许我们很多的父母都应该还记得,孩子还在娘胎里跟他(她)说过的第一句话,第一次抚摸吧。

        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的一路上,作为父母同时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和角色呢?

          细数人类发展史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古今中外,不乏许多成功的家教典范。

        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人格特征的差异,知识结构、理念的千差万别,造就了不同类型的父母。下面就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列举几类典型人格特征的父母类型。

        一、  包办型的父母,溺爱式的教育

        包办型的父母,在关爱孩子问题上真可谓是无微不至,一直以这样一种方式教养孩子,让孩子产生身心依赖,甚至精神上难以断奶,严重阻碍其个性成熟和独立人格的发展。父母在孩子在0—3的婴幼儿期,对孩子的呵护从襁褓中的哺乳,到孩子断奶并学会吃其他食物;从学会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父母几乎就是孩子的天地!

        然而,正是由于亲子关系经过这一阶段后,包办型的父母在对孩子时,依旧事无巨细,大包小榄,觉察不到孩子渐渐长大的独立空间与孩子事物对独立体验的不随意需求,或因父母自身的某些潜在心理驱使,无意中剥夺了孩子对客观世界本能的探索愿望。而理由竟然是:孩子还小,担心孩子做不好,现在教他(她)做事还太早,等等理由。或者干脆就是,我自小就吃尽了苦头,现在条件好了,怎么忍心再让孩子走我的老路,怎么能忍心再让孩子受罪呢?殊不知父母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期无微不至的关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聚百般宠爱于一身的孩子自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由于未受到独立处世做事能力的锻炼和有效培养,孩子便养成了凡事依赖的习惯,并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特征。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是容易骄纵、自私、敏感,社会适应性较差,心理脆弱,挫折承受力差,严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这就是过度关爱带来的结果,过度关爱等同于限制和阻碍孩子的发展!

        二、  放任式的父母,粗放式的教育

        放任型的父母,在孩子教养的问题上显得很松散,亲子关系疏离。仿佛只要把孩子喂饱,穿暖就是尽责了;从心理上不关心,抑或是由于条件所限无瑕顾及到孩子心灵成长的需要,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疏离淡漠。孩子经过婴儿期,进入3—6、7岁的幼儿期,孩子正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通过直觉或形象来了解环境,也是性格形成和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对人生这一阶段重要性的一种写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孩子从小缺乏关爱,心理上缺乏良好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孩子容易出现偏执和极端的性格倾向。有的孩子胆小怯弱,社会化交往障碍,社会环境适应性差,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社交恐惧症。有的孩子任性放纵,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教,往往容易养成粗暴、任性、为所欲为的人格特征,成为所谓的“问题孩子”。

        造成孩子成长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类情形。第一类父母是可能出于生存压力,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或经营,不得已人为地造成了环境空间的距离,孩子的教养只能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甚至朋友寄养。这样的生长环境使孩子在无尽的期盼与等待中近乎“自然生长式”的长大,此类家庭中的父母和孩子都难以得到亲子关系这种人类亲密情感的滋养。在经年累月的亲情分离中煎熬和等待,对父母关爱的需求被无奈的割舍和压抑,由于长期的爱的缺失,孩子心理上由于自我压制与保护,慢慢地对父母的关爱不再盼望和依赖,造成亲子关系的淡漠和疏离。

        第二类父母或许和孩子不存在绝对远离的空间距离,孩子带在身边,但由于其他原因,如工作、个人爱好等因素,占用了较多的个人时间,从而导致与孩子亲密相处的时间被挤占。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够,同样是缺少必要而有效的沟通,无形中阻碍了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甚至有些父母为了自己的消遣娱乐,为了“逃避”孩子在身边黏糊,采取呵斥或者讨好的方式消融孩子的依赖感和对父母关爱的渴求。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养成叛逆或骄纵的人格特征。由于父母“变形的关爱”,导致孩子心理上对亲子关系的扭曲,变得对亲情淡漠或是抵触,或者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方式(如抽烟、喝酒甚至赌博等不良习性)。在需要关爱和引导的阶段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孩子三五成群的相互渲染,或许这就是我们眼中所谓“问题孩子”的成长环境根源。追本溯源,这难道只是孩子的问题吗?

        三、  完美型的父母,苛责式的教育

        完美型的父母,一般具有凡事追求完美,不接纳缺陷,不能接受人或客观事物美中不足的现实。具有这类人格特征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期望值很大,甚至凡事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以自己固有形成的价值评判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孩子的世界。因为在追求完美的心理动机驱使下,在他们看来,对孩子的关爱就是让孩子成长为自己内心反反复复刻画的那个样子,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这个预先设定好的目标,对孩子的关爱变成了管教,苛责、挑剔,甚至是吹毛求疵是追求完美型的父母的典型人格特征。

        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按照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甚至用连自己也很难达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极少有鼓励与欣赏的眼光,更多的是指责。在这样的亲子关系环境下,孩子心理上长期处于一种挫败感的笼罩和压抑之中,缺乏成就感与满足感。常伴随颓丧和厌倦情绪。这和孩子好奇、贪玩与快乐的天性竞相背离。孩子在父母长期的高期望压力和负面评价中,自尊被严重伤害,甚至出现自信心坍塌而放弃,严重者将出现抑郁和自闭倾向。在这种亲子关系环境中,父母是绝对的权威,总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逼迫孩子执行父母的意愿。这样的“爱”,对孩子身心造成的压力和伤害,让孩子常感到身心疲惫,生理上易出现厌食、失眠、精神萎靡等躯体病状。这究竟是关爱孩子,教育孩子,还是在摧残孩子?

        四、  支配型的父母,命令式的教育

        支配型的父母,往往具有较强的本位意识,常以自我为中心。在面对孩子时,总是一本正经、威严有加的家长形象,在自我角色定位上,高高在上,常用命令式的口吻对孩子说话。一般易出现在孩子的童年时期,6、7—11、12岁期间。

          这种时期,这类父母由于对孩子缺少耐心。因此往往语言简单粗暴,语气强硬,严重者就像上级对下属,老板对员工下指令一样强硬,忽视或否定孩子的独立人格,或不顾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服从,听话。因为父母的这样一种人格特征,这样的家庭环境与交流方式,严重压制孩子的个性成长及人格发展完善。孩子在这样压制的氛围中常感到痛苦和无助,情绪低落并充满焦虑,在这样的心境下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胆怯、意志薄弱,思维呆板、单一,对父母顺从,过度依赖的人格特征;做事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和计划性;严重磨灭孩子的创造性。这样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环境,不是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不是在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吗?

        五、  占有型的父母,强迫式的教育

        占有型的父母,以一种本能的、自私狭隘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把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甚至是私有财产一般。在这样一种认知模式的限制下,这类父母否定孩子的独立个性存在,限制孩子的独立发展。父母心理上根深蒂固的狭隘的家长制观念,无视孩子的需求和内心感受,完全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要求孩子全盘接受,服从。孩子在这样的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下,个性成长与发展完全被限制在父母划定的框架内,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觉醒,反叛心理的出现,与父母的抵触情绪会在父母“家长制权威”的压制下而增强,就像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一样。那么可想而知,这样充满对立情绪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叛逆就是其主要的人格特征。这是父母所需要、希望的结果吗?

        六、  民主型的父母,平等开放式的教育

        民主型的父母,能较客观公正地对待孩子问题,尊重孩子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正面引导孩子,做父母,也是朋友!在宽松、独立、平等而开放的亲子关系家庭环境中,孩子既能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关怀,又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在爱与被爱之中,让孩子获得成长的满足与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孩子在爱的滋润中学会爱与关怀,在爱的教育中学会感恩,在需要和渴求的满足中成长,在被需要的教育中学会担当和懂得责任,在鼓励与被肯定中获得自信。在挫折与失败中学会坚强,当然在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鼓励和支持,需要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与教训!

      《庄子》之《逍遥游》篇中,曾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大王遇到一个受伤的大鹏,大王非常精心地给大鹏疗伤,伤势得到很好的救治。而大王也已对大鹏视若贵宾,并按照对待贵宾的礼遇,摆上好肉好菜好酒等美食款待大鹏,可大鹏似乎并不领情。在万般无奈之下,看着大鹏因不食不饮而形体渐渐枯槁,几天过去终因饥渴而亡。大王百思不得其解,伤感之余扶着大鹏的形骸,忍不住悲戚地问道:”大鹏啊,你究竟为何要自绝而去呢?难道是我招待不周,还是礼遇不够啊?为什么我把你象贵宾一样用美食美酒款待,你却不吃不喝;我用这么高的礼遇虔诚地侍奉,而你却依然无动于衷,这究竟为何啊?”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吗?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当中,我们做父母的,是否也曾经如故事中的大王对待大鹏一样的爱心去关爱和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为父母者,爱之切切。由于过度关爱,凡事包办,却造成了孩子的无能,甚至无情;由于自身人格的不完美,而苛求孩子完美,导致孩子的无奈;由于自身的角色模糊混淆,甚至缺失而造成孩子的无助。美好的初衷却事与愿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在含辛茹苦付出心血过后,竟然让亲子关系矛盾重重,孩子人格缺陷,甚至是走向反叛对立!从而,作为父母,我们已经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段陪伴孩子成长学习的历程,不得不重新检视自我的缺失、偏执与无知。

        当我们检视自我内心时,是否会去寻找人性弱点与残缺背后的真实原因,并因此而修复调适,与自己坦诚相待。同时,象重新认识接纳自己一样接纳与真正地去关爱我们自己的孩子,重建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而又适度和谐的亲子关系。通过真诚无障碍的有效沟通,在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和成长需求逐步满足的基础上,去实现爱与教育的理想目标。适度放下父母的占有心态,支配心态,完美追求的挑剔与否定心态,摒弃放任自流的粗放行为,停止凡事包办代替的溺爱,多用欣赏与赞美的态度,鼓励与肯定的言语,看到孩子的成绩和成长,认识并接纳孩子的不足与缺点,因材施教。那么,或许家庭中将多一些爽朗的欢笑,少一丝怨气;多一份理解,少一层误会;多一些宽容,少一分压抑。那么,孩子的教育或许会变得简单、轻松、自然。那么,龙飞凤舞将是必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