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6·24】——变则通

【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的教化水平,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周初的王道理想。”

【感悟】

本章两句,每句都含一“变”字 ,这个“变”,是变入佳境,变好了。

齐和鲁都是当时周朝的诸侯国,它们是相邻的。齐国是姜太公受封之国,齐国注重武功。鲁国是周公受封之地,注重文治,两个国方向不一样。

根据《史记》记载,最初的时候,太公到了齐国,五个月就能够向周公汇报政绩了,他们治国很有方。齐国因为他比较注重功效,所以他比较快,后世齐国一定强过鲁国。我们讲它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很容易发展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但是齐国讲究功利,它是行霸道,民多狡黠,鲁地周道存焉,而民多敦厚。所以,孔子希望齐国多一些礼制教化,使民风淳厚些。

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重视礼仪教化,但是到了春秋时代,鲁国也是不符合周礼了。鲁国是三家执政,三家大夫把持了朝政。鲁国国君已经没有任何的权利,听命于三家,这是不符合礼的,所谓君不君、臣不臣了,这属于无道的状态。鲁国是孔子的故乡,又有较好的礼仪基础,孔子当年就非常希望先将鲁国转变成一个符合周礼的国家,然后它就能带动齐国、带动其它诸侯恢复周公之治。所以,孔子说“鲁一变,至于道”。夫子发这种感言,也是勉励鲁国去革新,去恢复原来的民风淳厚的道统。是从据乱世的社会,发展至小康、升平世,再由小康、升平世发展至大同、太平世。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6·24】——变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