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养老护理新闻频出,如何可以"安"享晚年?

随着各地"保姆仅8天残忍闷死83岁老人"、"保姆毒死97岁老人"、"养老院员工殴打泼开水虐待96岁痴呆老人"、"102岁老人被养老院捆绑7天挣扎致死"等新闻接续爆出,以及最近的"湖南桃江一养老公寓暴雷,亿元养老钱打水漂"等让人担忧养老商业化后质量难以保障。如何给家里老人安心养老,成了目前一大社会热点,以及社会逐步踏入老龄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 先来分析为什么需要非亲属照料老人

孩子照顾得来吗?亲人亲自照料肯定是老人养老最好的选择。但是由于80年代推行的一胎政策,80-90年代出生的在一胎家庭的孩子,双方婚后难以同时照顾4个老人,也难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买到工作、生活地附近带四房的房子(夫妻一房、孩子一房、两边老人两房)。必然至少有一方的老人需要依靠养老机构或者雇佣保姆进行照料。

再者,就算孩子与老人同住,但目前普遍双职工家庭的情况下,白天都只有老人家在家,如果不适晕倒或某个病发作,孩子们也怕难以迅速赶回家,错过黄金抢救时追悔莫及。特别如果老人家得了失忆症、痴呆症,无人贴身看管,容易随意外出后走失,独自在外风险陡增。

还有现在年轻人受高房价、高物价的影响,以及对个人生活的追求,抑或是生理原因而选择丁克,无儿女人群逐渐增加。这部分年轻人步入老年后必然有购买养老服务的需要。

| 再来看看现在商业化养老服务如何

目前主要是商业化的养老院和家政保姆提供养老服务为主,聘请的护工少部分是曾在医院有过护理工作经验的人员,但大部分是没有正规经验培训、没有正规背景调查的人员。甚至连老年护工证都没有就直接上岗。

笔者我身处在珠三角一个二线城市(直辖市)的镇上,2020年镇GDP3000多亿元,虽然不是富裕大镇,但在全国已经镇区经济发展中已经算中上水平。笔者我曾探访本镇上唯一的一家养老院来对目前社会养老服务进行参考。

镇上养老院是政府管理,但是里面的服务已外包出去。院里照顾的老人150名左右,每月收取约1000-1500元,工作人员大约1个工作人员看管约3-5名老人。工作人员里有10位左右是35岁以下的年轻护工,承担类似护士的角色,为老人家进行日常换药、打点滴。另外驻点医生大概2-3位,专职清洁工3位,饭堂伙食人员约3-5位。余下是35岁以上的类似常见"保姆"类型的护工大约是15位,都是附近的阿姨,只接受过简单的护理培训。

每天老人家统一在大厅内看电视或者部分带病老人需要吊点滴,麻将成了最多的娱乐。如果需要到庭院里走动需要申请护工才能外出。工作人手有限的情况下,老人家们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大厅电视机前或者麻将桌前度过。伙食一般,汤是猪皮、鸡爪或者切剩的碎肉炖煮而成,每日一肉两菜,和镇上学校的饭堂类似,没有很好但也不至于十分差。

我们曾想退休后,有时间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学书法去旅游弹古筝等,但是目前养老机构或者家政保姆服务并不能提供这样的条件,很多时候只能保证身体状况有人看着不会出现突发事故。整体养老服务单一,缺乏高素质护理人才。

| 后续可以如何优化养老服务

我作出以下一点小思考,欢迎各位可以一起探讨。


加强专业养老人才培养。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产业逐渐发展,人才缺口也不断扩大。目前综合人才培养(大学)的形式难以满足各行业专业化的人才需求。

针对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应增设老人护理专业,培养一批专职老人护理、具体较为丰富护理知识的老人护理人员,为老人家提供专业的服务。

由政府牵头增设老人学院。邀请退休教师在各社区、养老机构点成立老人学堂,每周免费为老人家们提供3-4次的兴趣培养课堂,减少老人对麻将赌牌活动,丰富老人晚年生活。

提升护工入职门槛。政府应形成家政人员从业花名册,老年护工人员应进行统一报备和背景调查,具备政府派发的从业资格后才可以进行护理老人工作。并每年到其服务家庭进行走访,形成一套评价奖惩制度,减少黑心护工的出现。

增设养老机构匿名投诉电话专线,并印发在养老机构、护工工作牌上。受欺负的老人可以通过手机拨打热线进行问题反馈,并由政府、公安等组建专项小组进行核查。

以上是目前笔者的一点建议,但实际的操作可能性的评估需要专业机构、专家团队进行评估。你们对未来养老产业的规范化运作有什么建议呢?欢迎一起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心养老护理新闻频出,如何可以"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