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前的春秋初期,打仗都彬彬有礼

自人类有战争历史以来,双方一般都打得昏天暗地,不可开交,有时甚至把对方往死里打。

而且也喜欢搞偷袭、埋伏、以多欺少、以强欺弱等手段,总之是各种不讲武德。

但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段时间,打仗是很讲武德的,很有君子风度,这就是春秋前期。

一、战争特点

春秋前期的战争,首先有个特点,就是时间短,原则上一天就能结束战斗。

如果规模小点,可能一个早上就解决了战斗。

如果规模大点,那也最多就花几天的时间解决战斗。

而不像很多战争,可能为了围困敌人,消耗敌人,耗几个月,把敌人耐心耗光、粮草耗光之后再开打,这种事是不存在的。

古代有个词叫做“灭此朝食”,意思就是“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后来表示急于消灭敌人的急切和必胜的心情。

但是之前的意思真的是字面意思,先消灭敌人再吃早饭也来得及,说明战斗结束的时间很短。

其次就是战争选择的地点,一般是选在双方的国境线上,不能选在有人住的地方。

像那种把战火烧到敌国境内,甚至烧到居民区,也是不允许的。

然后就是,如果你要跟敌国打仗的话,是要下战书的,不能偷偷摸摸地去打,而是要堂而皇之地告诉对方:我想跟你干架。

首先,下战术也是有前提的,不能随便下战书,不能趁人之危。

比如对方国家发生了天灾,粮食歉收了,朝堂动荡了,发生瘟疫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下战书,不能明显地欺负人。

春秋时期的贵族对名誉看得很重,你趁人之危去打别国,是会被唾弃的。

其次,下战书,要派使者去敌国,然后敌国会举办宴会款待来使,宴会上会有奏乐、赋诗,而使者作为客人,也会答谢。

你不能说因为使者来下战书,就把别人杀了,所以古代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

然后,下战书也是要有理由的,你不能莫名其妙地就跟别人说要干架,那样是不厚道的。

一般下战书,会把周天子给搬出来,说这战争是在周天子允许下执行的,并且要找个理由拿出来,说因为这个事情,所以我要打你,你就接招吧。

比如公元前656年,齐国、楚国发生召陵之战,就是轻如鸿毛的茅草引发的“惨案”。

当时的诸侯各国,对周天子有义务,楚国的义务,是进贡一种茅草。

过去的酒,因为酿酒技术不好,会有杂质和浓度不够的问题,进贡的这种茅草,就是用来过滤酒用的。

但是当时的周天子势力变弱了,很多诸侯都不把天子当回事,所以楚国也没进贡茅草。

这就给齐国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说你不进贡茅草,对天子不敬,所以我要打你。

这个和现代战争也是有点像的,战争都得师出有名,至少明面上得是师出有名,哪怕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

然后两方终于要干架了,双方都按约定好的时间,来到约定好的国境线上。

干架也不是双方一见面就干架的,也是有规矩的。

当时作战,一般是用马拉的战车,战车要排成阵型,严阵以待。

如果有一方没有排好阵型,是不能开战的。

其次就是双方的战车数量要是一致的,不能以多欺少。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双方打仗,你不能攻击敌国的君主,擒贼先擒君王这种事是为人不齿的。

之后等双方所有都准备好了,布好阵了,会派一位将军或者使者去对话,双方客客气气的,说我军愿意和贵国的勇士们战斗。

等打好招呼,两边都准备好了,就开始击鼓,表示可以战斗了,双方才终于正式进入战斗。

打的时候,两方的战车对冲,如果太远,就用弓箭射,如果近,就用戈互相攻击。

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下图就是戈。

两边对冲一回合,回来之后,如果双方还能继续打,再冲第二回合,第三回合……

然后战斗的时候,假如对方受伤了,你就不能再攻击他了,不能补刀。

假如对方打败逃跑了,你也不能追,追也可以,但是以五十步为限,跑了五十步,你不能再追他了。

以前是真的可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因为你跑五十步就可以不用当俘虏了,没必要跑一百步的,跑一百步的人才是傻子,会被耻笑的。

然后有时胜利的一方还会帮助失败的一方逃跑。

公元前597年,晋国和楚国在邲(音bì,现在的河南境内)这个地方发生战斗,晋国失败。

晋国的士兵逃跑的时候,有一辆车子陷在坑里动不了了。追他的楚国的士兵看到之后,就帮晋国士兵修战车,修好之后战车跑了一段时间又跑不了了,楚国士兵又好心帮晋国士兵修车,修好之后车子又可以跑了。

晋国士兵向楚国士兵道谢之后,还不忘开嘲讽:到底是大国的军队啊,你们经常吃败仗,逃跑都跑出经验来了。

然后打赢了抓俘虏的话,也是有限制的,叫做“不擒二毛”。

二毛,表示白头发和黑头发,白头发就是老人,黑头发就是年轻人。

不擒二毛,是说不能抓老人当俘虏,而是要放回去。

二、为什么?

由上面的战斗过程,可以看到,即使是战争,双方也是彬彬有礼,颇有君子风度的,跟印象中的残酷战争并不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战争?

首先,是因为当时的战争,主要是出于称霸的政治目的。

当时的古中国,也叫“天下”,天下就是全世界,天下的最高领导,就是周天子。

周天子是全天下最有权势、最权威的,周王室就相当于中央。

周天子分封了天下的土地给诸侯,形成了很多诸侯国。

虽然天下有很多诸侯国,但是还是归周天子管,这叫“天下共主”,意思是天下共同的主人。

一般各诸侯国之间有什么矛盾,还是要中央来维持秩序的。

但是后面,周天子势弱,手底下的诸侯国开始渐渐管不了了。

但是各诸侯国做事至少表面上还是要顾着周天子的颜面的,不能完全置中央权威于不顾。

所以发动战争,一般也要得到周天子的授权,并且说我发动战争是为了维护周天子,而不是因为我要称霸天下,这样才师出有名。

所以看在周天子的面上,打仗也不能做得太过分,只要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签了协议就行,不会对敌国赶尽杀绝下死手。

如果你不这样做,会被天下其它国家孤立,在你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执意跟王室权威对着干,就是自绝生路。

其次就是,当时的春秋,按阶级来分,人分三等:贵族、平民、奴隶。

贵族又分四等:天子、诸侯、大夫、士。

贵族前三等,是有领地的,属于领主。士是没有领地的。

贵族的这四等有祭祀权、参政权、参战权,参战权就是参加战争的权力,能当兵是很光荣的一件事。

而平民和奴隶是没有这些权力的,连参加战争的权力都没有,想战死都没资格。

平民只能做些“下贱”的工作,比如打仗的时候背东西,喂马,扛武器扛行李这些粗活。

所以战争其实是贵族的特权。

如果发动战争,一般是诸侯国君主当统帅,大夫当将军,士当战士。

“战士”这一个词就是这么来的,战斗的“士”,叫做战士。

既然战争都是贵族在参与,那么就得有贵族的风范,就得是彬彬有礼,讲规矩。

而且周朝本身就是很讲礼制的。

贵族的事,能搞这么残暴血腥么?那是野蛮人的行为。

所以才会出现前面说的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规则。

另外一个,大家都是周天子的封臣,彼此之间可能有亲戚关系,既然是亲戚关系,那肯定不能下死手啊。

而且亲戚之间,还可能会互相帮助,比如被灭国了可以借其他诸侯国的兵打回去,或者是借道其它诸侯国的路去打别的敌国之类的。

比如周襄王的弟弟姬带曾经反叛王室,周襄王打不过,就逃到郑国,然后向秦国和晋国借兵平叛姬带。

春秋很多这种借兵的,也就是互相之间可能会帮助,关系还挺密切。

既然来往这么密切,那自然就不好把事情做绝,要不然以后你落魄了,都找不到诸侯国来帮你。

三、转折

这就是为什么春秋前期的时候,战争这么彬彬有礼的原因了。

但是到了后面,天子权势越来越衰弱,战争规则就开始变了。

春秋时期,诸侯国郑国很强大,国君郑庄公在周朝王室做卿士(地位相当于宰相)。

郑国国君郑庄公仗着郑国国力强大,祖上对王室有功,不把天子看在眼里,在未经周天子的允许下,擅自进攻了宋国。

没有中央允许,擅自发动战争,这不是无视了周天子的颜面么?

周桓王很气愤,决定取消他的卿士。

郑庄公不满,派人马去抢收割了周王室种的稻谷,并且几年都不去朝见周天子。

周天子于是率领陈国、蔡国、卫国等国讨伐郑国,双方在郑国进行了一场战斗。

混战中,郑国的一位名叫祝聃([dān])的将军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王师大败,周天子威严扫地。

从这以后,不攻击国君的规矩也被破了,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其他诸侯国开始了称霸。

没了周天子的束缚,战争形态就变了,从以前的遵守规矩,变成了兵不厌诈,不讲武德。

以前规规矩矩打仗的时候,士兵跑了五十步就不会被俘虏,而且受伤了也不会再被攻击,战争输了也就输了,损失不大,不会致命。

到后面,战争变得非常激烈,经常都拼得你死我活,经常是以灭国为目标,屠杀的士兵不计其数。

战争到这种烈度,失败的后果太严重了,没人能经受得住这样的惨败,也需要兵家去思考如何在损失尽量小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胜利这种事情了。

《孙子兵法》也就是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这部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中,都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兵学圣典”,其作者,也被誉为“兵家至圣”。

我的公号:一枚粽子

原文链接:《孙子兵法》之前的春秋初期,打仗都彬彬有礼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子兵法》之前的春秋初期,打仗都彬彬有礼)